[发明专利]一种边坡失稳机制判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6201.4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5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仁;田静;张岩;龚健;吴晓刚;任连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E02D17/20;G06F111/1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失稳 机制 判定 方法 | ||
1.一种边坡失稳机制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所述边坡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
(2)确定失稳临界位移值SF
利用强度折减法确定出所述边坡的滑面位移值Smin;
在待判定边坡的剖面上设置多个监测点,确定不同折减系数i条件下各监测点k的位移Ski以及位移增量ΔSki=Ski-Sk(i-1);其中,i-1为与所述折减系数i相邻的、且比i小的折减系数;
若存在监测点k满足ΔSki≥ΔSk(i-1)+ΔSk(i-2),则确定临界折减系数iF=i;其中,i-2为与所述折减系数i间隔1个折减系数、且比i小的折减系数;
若监测点k满足则监测点k为滑体监测点k’;其中,im=max(i),即最大折减系数;
根据滑体监测点k’,确定临界位移值
(3)确定不同折减系数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云图
利用所述步骤(2)确定的临界位移值SF以及所述模型计算出的边坡内任意点a的塑性破坏情况和速度值,对所述边坡任意点a的稳定性进行划分,并得到不同折减系数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云图;
(4)根据所述步骤(3)的结果,对比分析不同折减系数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的演化特征,判定边坡失稳机制;
其中,所述步骤(2)中滑面位移值Smin的具体确定方式为:
根据强度折减后所述边坡的剪应变增量云图,确定边坡滑面,并标出所述边坡滑面的轮廓线;将所述轮廓线与强度折减后边坡位移等值线图进行比较,与滑面轮廓线基本重合的位移等值线所对应的位移值S即为滑面位移值S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及力学试验结果,建立所述边坡的FLAC3D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并根据所述模型的水平位移图,在所述模型中沿所述边坡的主滑方向设置剖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强度折减法具体为,将岩土层的强度指标同时除以所述折减系数i,得到一组新的参数进行数值计算,从而模拟边坡从自然状态直至完全破坏时的不同情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减系数i从1开始,以0.01为公差逐渐递增或递减;所述折减系数递增终止条件为边坡的最大不平衡力比不小于10-5,递减终止条件为边坡的最大不平衡力比不大于1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土层的强度指标为内摩擦角φ、粘聚力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点至少包括所述边坡的斜率变化处,和/或所述边坡与所述边坡中平台的交界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稳定性划分的依据为:
1)若所述边坡任意点a没有正在剪切破坏,且其速度值小于10-5m/时步,则该任意点a的稳定性为稳定,即该点a处于稳定阶段;
2)若所述边坡任意点a正在剪切破坏,但其速度值小于10-5m/时步,则该任意点a的稳定性为基本稳定,即该点a处于基本稳定阶段;
3)若所述边坡任意点a速度值不小于10-5m/时步,但位移值小于SF,则该任意点a的稳定性为欠稳,即该点a处于欠稳阶段;
4)若所述边坡任意点a位移值不小于SF,则该任意点a的稳定性为失稳,该点a处于失稳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62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KDP晶体切削温度的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路面施工平整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