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菲并嘧啶衍生物及其在有机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6865.0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7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恩涛;刘叔尧;邵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9/70 | 分类号: | C07D239/70;C07D239/74;C07D401/04;C07D401/10;C07D401/14;C07D403/10;C07D403/14;C07D405/14;C07D409/10;C07D409/14;H01L51/54 |
代理公司: | 11493 北京市创世宏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崔永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烷基 杂芳基 芳基 有机化合物 单键 氰基 | ||
一种有机化合物,由如下通式(I)表示:其中,L1‑L10分别独立选自单键、C1~C30的烷基、C6~C60的芳基、C3~C60的杂芳基;L1‑L10相互可以相同或者不同,R1‑R10分别独立选自氢、氰基、卤素、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的杂芳基;n1‑n10为1‑3的整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有机杂环化合物,尤其涉及一类含有菲并嘧啶基 团的有机物及其衍生物,以及它们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以下简称OLED)具有自主发光、低电压直流 驱动、全固化、视角宽、重量轻、组成和工艺简单等一系列的优点,与液 晶显示器相比,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不需要背光源,视角大,功率低,其 响应速度可达液晶显示器的1000倍,其制造成本却低于同等分辨率的液 晶显示器,因此,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OLED技术在照明和显示两大领域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影响 OLED器件性能的高效有机材料的研究更加关注,一个效率好寿命长的有 机电致发光器件通常是器件结构与各种有机材料的优化搭配的结果。在最 常见的OLED器件结构里,通常包括以下种类的有机材料:空穴注入材料、 空穴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以及各色的发光材料(染料或者掺杂客体 材料)和相应的主体材料等。
在电致发光器件中传统使用的电子传输材料是Alq3,但Alq3的电 子迁移率比较低(大约在10-6cm2/Vs)。为了提高电发光器件的电子传输 性能,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工作。LG化学在中国的专利说明 书中报道了一系列芘的衍生物,在电发光器件中用作电子传输和注入材料, 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效率(公开号CN 101003508A)。曹镛等人合成出 FFF-Blm4(J.Am.Chem.Soc.;(Communication);2008;130(11); 3282-3283)作为电子传输和注入层材料(与Ba/Al和单独用Al作为 阴极相比较),大大地改善了器件的电子注入和传输,提高了电发光效率。 柯达公司在美国专利(公开号US 2006/0204784和US 2007/0048545) 中,提到混合电子传输层,采用一种低LUMO能级的材料与另一种低起 亮电压的电子传输材料和其他材料如金属材料等掺杂而成。
然而,目前已知的电子传输材料性能并不理想,业界仍急需开发新的 电子传输材料。
发明内容
然而,现状是现有技术中的化合物用作电子传输材料时,迁移率仍然 较低,导致使用该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仍然较高而发光效 率仍不够高,不能满足OLED器件对光电性能不断提升的需求以及移动化 电子器件对于节能的需求。因此,开发新的具有高迁移率的电子传输材料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提供一类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新型化合物。该化合物通过 引入菲并嘧啶基团,实现了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能,将本发明的化合物用作 电子传输材料,能够更好地与发光层主体材料的LUMO能级相匹配,从而 能够有效降低器件工作电压且提高器件发光效率,延长器件寿命,在有机 电致发光器件的制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有机化合物,由如下通式(I)表示:
其中,n1-n10各自独立地为1-3的整数,L1-L10相同或者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68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