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皮小叶增大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7333.9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6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M·朝;D·M·泰勒;A·J·西格尔;S·J·罗;B·克胡;Y·H·科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F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志刚;张秀芬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叶 增大 | ||
本发明涉及经皮小叶增大。在代表性实施例中,一种可植入的假体心脏瓣膜装置包括具有第一末端部分和第二末端部分的细长主体,所述主体经配置围绕心脏瓣膜的天然小叶植入,使得第一末端部分在小叶的心房侧上而第二末端部分在小叶的心室侧上,并且使得主体在心脏瓣膜的运行期间能够与相对的天然小叶接合并移动远离相对的天然小叶。该装置能够进一步包括紧固件,该紧固件经配置安装在缝线上,缝线从第一末端部分或第二末端部分中的一个延伸,穿过天然小叶并穿过第一末端部分或第二末端部分中的另一个,使得主体固定到天然小叶。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5年2月13日、进入国家阶段日为2016年9月30日的名称为“经皮小叶增大”的中国专利申请2015800184065(PCT/US2015/015951)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用于帮助密封天然心脏瓣膜并防止或减少经过其中的回流的假体装置和相关方法,以及用于植入此类假体装置的装置和相关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心脏瓣膜(即,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三尖瓣和二尖瓣)在确保充足的血液供应通过心血管系统向前流动中起关键作用。先天畸形、炎症过程、感染状况或疾病可使这些心脏瓣膜变得不太有效。对瓣膜的这种损害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损害或死亡。多年来,对于此类疾患的确定性治疗为心脏直视手术期间的手术修复或瓣膜替换。然而,此类手术是高度侵入性的,且易产生许多并发症。因此,带有缺陷心脏瓣膜的老人以及虚弱的患者通常得不到治疗。最近,已开发出用于以比心脏直视手术的侵入性小得多的方式引入和植入假体装置的经血管技术。由于此类经血管技术的高成功率,其普及性已增加。
健康的心脏具有朝下尖端逐渐变细的大体圆锥形形状。心脏是四室的并包括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以及右心室。心脏的左右侧由通常称之为隔膜的壁分开。人体心脏的天然二尖瓣将左心房连接到左心室。二尖瓣具有非常不同于其他天然心脏瓣膜的解剖结构。二尖瓣包括环部分,该环部分为天然瓣膜组织围绕二尖瓣口的环部分;以及一对尖瓣,或从环向下延伸到左心室中的小叶。二尖瓣环能够形成D形、椭圆形,或其他具有长短轴的不圆的横截面形状。前小叶可大于后小叶,从而当它们闭合在一起时在小叶的邻接自由边缘之间形成大体C形的分界线。
当恰当操作时,前小叶和后小叶一起起单向瓣膜的作用以允许血液仅从左心房流到左心室。左心房接收来自肺静脉的含氧血。当左心房的肌肉收缩且左心室扩张时,在左心房中收集的含氧血流入左心室中。当左心房的肌肉放松且左心室的肌肉收缩时,左心室中增加的血压促使二尖瓣的两个小叶在一起,从而闭合单向二尖瓣使得血液不能流回到左心房,而是相反通过主动脉瓣从左心室排出。为了防止两个小叶在压力下脱垂并通过二尖瓣环朝左心房向后折叠,多个称为腱索的纤维索带将小叶栓到左心室中的乳头肌。
当天然二尖瓣未能恰当地闭合且血液在心动周期的心脏收缩阶段期间从左心室流入左心房时,发生二尖瓣回流。二尖瓣回流是瓣膜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形式。二尖瓣回流具有不同的起因,诸如小叶脱垂、功能失调的乳头肌,和/或由左心室扩张引起的二尖瓣环的拉伸。在小叶中心部分处的二尖瓣回流可称为中心喷射二尖瓣回流,而较靠近小叶的一个交界(即,小叶会合的位置)的二尖瓣回流可称为偏心喷射二尖瓣回流。
用于治疗二尖瓣回流的一些现有技术包括将天然二尖瓣小叶的部分直接缝合到彼此。其他现有技术包括在天然二尖瓣小叶之间植入的主体的使用。尽管存在这些现有技术,但对用于治疗二尖瓣回流的改善的装置和方法仍然有着持续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一般涉及用于帮助密封天然心脏瓣膜且用于防止或减少经过其中的回流的假体装置及相关方法,以及用于植入此类假体装置的装置及相关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未经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73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