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窄带物联网无线链路协议子层AM实体数据传输自适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8221.5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0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赵炯;刘昊;姚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东南大学—无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葛潇敏 |
地址: | 21413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窄带 联网 无线 协议 am 实体 数据传输 自适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窄带物联网无线链路协议子层AM实体数据传输自适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AM接收实体获取当前发送的状态报告NACK数量n;步骤2,AM接收实体根据NACK数量n、重排序定时器t_reordering和系统允许最大传输时延计算并更新状态禁止定时器t_StatusProhibit参数的值;步骤3,AM传输实体根据滑动窗长度、信道传输速率s和轮询重传定时器t_PollRetransmit计算触发轮询的阀值,并与当前的发送缓存器中PDU的个数作比较,若大于则触发轮询。此种方法可解决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吞吐量低、大时延和滑动窗阻塞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窄带物联网无线链路协议子层AM实体数据传输自适应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正在从人和人的连接,向人与物以及物与物的连接迈进,万物互联是必然趋势。相比蓝牙、ZigBee等短距离通信技术,移动蜂窝网络具备广覆盖、可移动以及大连接数等特性。窄带物联网是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基础上演进而来,是连接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纽带。NB-IoT是物联网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NB-IoT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同时,其具有成本低、容量大、覆盖广等特点,其充分弥补当前物联网协议具有的覆盖范围窄、容量小、高带宽等得点。同时,在支持大数据方面,相比于蓝牙、Wi-Fi等技术,NB-IoT连接所收集的数据可以直接上传云端。
综上所述,窄带物联网以其低功耗、成本低、容量大、覆盖广等特点迎合当前物联网发展的需求,同时,在现在和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及研发人员进入到这一领域。
但是,依据3gpp标准提出的窄带物联网协议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起重要适配作用的无线链路层(Radio Link Control,RLC)对系统性能影响大,存在数据传输时延大、吞吐量低的问题,易出现滑动窗阻塞导致数据传输中断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窄带物联网无线链路协议子层AM实体数据传输自适应方法,其可解决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吞吐量低、大时延和滑动窗阻塞等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窄带物联网无线链路协议子层AM实体数据传输自适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AM接收实体获取当前发送的状态报告NACK数量n;
步骤2,AM接收实体根据NACK数量n、重排序定时器t_reordering和系统允许最大传输时延计算并更新状态禁止定时器t_StatusProhibit参数的值;
步骤3,AM传输实体根据滑动窗长度、信道传输速率s和轮询重传定时器t_PollRetransmit计算触发轮询的阀值,并与当前的发送缓存器中PDU的个数作比较,若大于则触发轮询。
上述步骤2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21,根据NACK数量n、重排序定时器t_reordering和系统允许最大传输时延t_Maxdelay,计算状态禁止定时器t_StatusProhibit的值;
步骤22,根据t_StatusProhibit的值更新AM接收实体参数t_StatusProhibit;
步骤23,将更新后的t_StatusProhibit参数用于数据传输,同时判断是否有新的状态报告生成,若有新的状态报告生成,则返回步骤21,若没有新的状态报告生成,则重复步骤23。
上述步骤21中,根据计算状态禁止定时器t_StatusProhibit的值。
上述步骤3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31,根据信道传输速率s结合当前发送的PDU的长度,计算PDU在物理信道传输所需时间t_TransPD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东南大学—无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未经东南大学;东南大学—无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82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