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物脊髓活体成像固定观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8293.X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8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祺;马永杰;翟志超;任健;于嘉兴;肖忠新;邵鹏;张智萍;洪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丙林 |
地址: | 1000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观察装置 夹持部件 立柱 观察部件 上夹 板状结构 动物脊髓 活体成像 底座 近距离观察 底座两侧 动物活体 固定动物 夹持空间 上下贯穿 条状凸起 整体固定 固定口 观察口 可拆卸 物镜 开口 | ||
1.一种动物脊髓活体成像固定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观察装置包括底座(1)、夹持部件(2)和观察部件(3),其中:
所述底座(1)两侧分别设置有立柱(11、12);
所述夹持部件(2)包括上夹持面(21)和设于所述上夹持面(21)底部两侧的的立柱(22、23),所述上夹持面(21)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开口,即固定口(24),所述固定口(24)的长度为动物模型躯干长度的1/2~2/3,所述固定口(24)的宽度为动物模型躯干宽度的2/3~3/4,所述立柱(22、23)的底部设置有凹槽(25、26);
所述观察部件(3)为板状结构,其中央开设有上下贯穿的观察口(31),所述板状结构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条状凸起(32、33);
所述底座(1)的立柱(11、12)可插入所述夹持部件(2)中的所述凹槽(25、26),形成用于固定动物的夹持空间,所述观察部件(3)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夹持部件(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的所述立柱(11、12)和夹持部件(2)上的立柱(22、23)相对滑动设置,优选地,所述相对滑动设置的立柱(11、12、22、23)之间通过螺孔-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2)和所述观察部件(3)沿水平面相对滑动设置;优选地,相对滑动设置的夹持部件(2)和观察部件(3)之间通过螺孔-螺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夹持部件(2)的所述上夹持面(21)的表面开有凹槽(27、28),所述观察部件(3)可在所述凹槽(27、28)中相对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凸起(32、33)的倒角为圆弧形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口(31)为圆孔,优选地,所述圆孔的直径≥5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还设置有固定用螺纹孔(14);更优选地,所述螺纹孔与成像用显微镜台面上的螺纹孔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还设置有电热片(13)。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将动物模型放置在底座(1)上,将夹持部件(2)压向所述动物模型,其中,通过上夹持面(21)上的固定口(24)对动物模型进行夹持;
(2)夹持部件(2)和底座(1)通过夹持部件(2)上的所述凹槽(25、26)与底座(1)上的立柱(11、12)固定,形成夹持空间;
(3)观察部件(3)压向动物模型被暴露在固定口(24)外的部位,其中,观察部件(3)的观察口(31)对准动物模型的目标观测位置,所述观察部件(3)在下压过程中利用条状凸起(32、33)将所述动物模型的皮毛和肌肉从目标观测位置两侧隔开;
(4)将观察部件(3)可拆卸地固定在夹持部件(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模型选啮齿类动物,优选地,所述啮齿类动物选自小鼠、大鼠或兔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82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兔喉气管变狭窄的方法和电凝头
- 下一篇:一种医学小白鼠活体解剖实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