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晶状体推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0152.1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2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娄飞;齐琦;贾盼盼;李丽;于越;代颖;刘宇;王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美滋林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12401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晶状体 装置 | ||
一种人工晶状体推注装置,涉及一种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器械,在所述折叠夹上设有两个可开合的活动片,在所述针管前端设有与所述折叠夹相适配的环状槽,在所述针管内部设有推杆;本发明变革传统折叠夹与推注器的组合安装方式,降低人工晶体受损的风险,实现折叠夹的拆卸更换,进一步实现推注器的多次使用,减少浪费并降低医疗成本,还可针对实习医生或医学院在校学生进行人工晶体注入手术时推注器注入角度及推送力度的精准练习掌握,实现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操作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大大降低手术医疗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工晶状体推注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人工晶状体是目前矫正无晶状体眼屈光的最有效的方法,它在解剖上和光学上取代了原来的晶状体,构成了一个近似正常的系统,尤其是固定在正常晶状体生理位置上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可用于单眼,术后可迅速恢复视力,易建立双眼单视和立体视觉。根据人工晶体的材质不同,人工晶体分为硬质材料形成的硬性人工晶体和有软性人工晶体,软性人工晶体也被称为折叠人工晶体。使用硬性人工晶体时,在植入时手术切口宽度至少6毫米。相比之下,由软质材料制成的人工晶体可将人工晶体折叠或卷曲缩小自身体积后通过一个较小尺寸的手术切口一般是2-3毫米植入眼球内;此外,疏水性材料一件式人工晶体通常设计为L性襻结构,亲水性材料一件式晶体通常设计成板型襻机构,疏水性材料L型襻结构晶体在晶体折叠或卷圈前通常需要将晶体襻翻折到晶体光学部前面,否则在植入晶体过程中会因后襻为包折在晶体光学部一次性通过手术切口,最终导致后襻部分留在手术切口处,需要操作者手动植入后襻增加操作的复杂性,为避免手术操作的复杂性,因此一般选用亲水性材料,为减少晶体植入手术后的感染风险并且减少患者痛苦,优选的是从小切口植入人工晶体,所以当前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优选的是植入软性人工晶体。推注器植入法是人工晶体植入的一种方法,使用一种人工晶状体推注装置,将人工晶状体安放在内,使其卷曲呈柱状,经巩膜隧道或经透明角膜切口推送入囊袋内。亲水性材质人工晶状体推注器具有手术开口小、对眼睛伤害小和术后易恢复的特点,因而在临床上广为使用。
现有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比较成熟的亲水性材质人工晶体植入器大多是属于国外品牌,引进价格昂贵,并且国外引进的系列产品都是一次性人工晶体植入器,晶体夹与推注器分离式放置,使用时晶体夹与推注器组合安装后形成一体,一旦组合安装后无法拆卸,然而在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只有晶体夹的前端出口处会与人体皮肤接触,后部的推注器不会直接或间接接触人体,也就是说推注器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而且在人工晶体植入器中设计及耗材成本所占比重最大的就是推注器部分,当手术过程中注射出现问题,如晶状体会被良好推出或晶状体推入眼部位置不佳等问题需要重新注射时,现有的人工晶体植入器无法更换晶体夹,从而导致晶体夹连带推注器全部抛弃,造成极大的浪费。
在目前的人工晶体植入器中,使用推注器对人工晶体推注过程中,需要保证人工晶体的状态,才能保证在推注后人工晶体顺利展开,晶体夹放置的位置需要调整好并固定,才能保证人工晶体推注后的状态,进而保证手术的效果,目前使用的推注器部分为了防止晶体夹内盛放的人工晶体在注射过程中沿推注器发生轴向运动,设计了带有约束晶体夹的卡槽结构设计。人工晶体在晶体夹内呈卷曲柱状,在晶体夹安装至推注器过程中,目前采用的方式多是晶体夹通过推注器前端带有缩颈结构的滑槽滑入推注器内,由于滑槽尾部设有缩颈结构来对晶体夹紧固,晶体夹在安装时需要一定的力度,力度过猛会导致人工晶体在晶体夹中的状态改变,在晶体夹受力穿过缩颈结构时会发生强烈的震动,有时甚至可能损伤到人工晶体,不益手术的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美滋林药业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美滋林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0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