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质皮状新丝孢酵母处理精炼大豆油废水的气升式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0434.1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5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施云芬;任慧敏;于大禹;乔楠;吴松;余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3/3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白冬冬 |
地址: | 132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质皮状新丝孢 酵母 处理 精炼 豆油 废水 气升式 反应器 | ||
1.一种粘质皮状新丝孢酵母处理精炼大豆油废水的气升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反应罐体(1)外包覆有水浴夹套(15),在水浴夹套(15)上安装有保温水进口(16)和保温水出口(17);在反应罐体(1)内部通过撑块(24)安装有上下与反应罐体(1)相通的筒体(2),筒体(2)上半部为低pH区(7),下半部为高pH区(8),气管(11)穿过反应罐体(1)和筒体(2)的出气口置于低pH区(7)与高pH区(8)之间,并且出气口向上,气管(11)一端连接在气泵(9)上,在气管(11)上安装有气体流量计(10),在气管(11)的出气口处安装有气体分布器(4),气体分布器(4)上面为半圆形,在半圆形上开有出气孔(30);在筒体(2)上端安装有旋流板(3),旋流板(3)结构包括盲板(26)、斜角叶片(27)和支撑环(28),支撑环(28)与筒体(2)固定连接,支撑环(28)与盲板(26)安装有斜角叶片(27),在斜角叶片(27)上开有筛孔(29);在反应罐体(1)上端有排气口(20),底端有出水口(14);在对应低pH区(7)的反应罐体(1)处开有上取样口(18),对应高pH区(8)的反应罐体(1)处开有下取样口(19);在反应罐体(1)上开有进水口(12);进料口(13)穿过反应罐体(1)的侧壁与低pH区(7)相通;在反应罐体(1)上安装有pH测量计(21)、 溶氧测量计(22)、温度测量计(23),其中低pH区(7)和高pH区(8)的pH范围分别在5.2~5.8和6.5~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质皮状新丝孢酵母处理精炼大豆油废水的气升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反应罐体(1)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环形支撑板(25),筒体(2)底端外沿搭在环形支撑板(2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质皮状新丝孢酵母处理精炼大豆油废水的气升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30)的直径为2~4mm,所述出气孔的径向角度为30°~60°,所述气体分布器(4)开孔率范围在15%~30 %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质皮状新丝孢酵母处理精炼大豆油废水的气升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角叶片(27)仰角为45°~60°,径向角为18°~25°;所述旋流板(3)开孔率范围在40%~70%之间;所述筛孔(29)为圆形孔或异形孔;所述筛孔的孔径在2~4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质皮状新丝孢酵母处理精炼大豆油废水的气升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对精炼大豆油废水的处理方法是:
气升式反应器运行温度为25~30℃,将调节pH为7的精炼大豆油废水从所述反应罐体(1)的进水口(12)加入至反应罐体的5/6处,然后将酵母菌悬液从进料口(13)加入,同时气泵(9)为反应器输送气体,空气从所述气体分布器(4)进入,气体经过气体分布器(4)分散后鼓泡进入液相内,气体流量计(10)控制进气流量为0.25~0.45m3/h;在低pH区(7),pH值范围在5.2~5.8,酵母菌消耗氧气,并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菌体生长繁殖,期间菌体代谢产生小分子有机酸,保持该区较低的pH;废水与气泡一起上升到达旋流板(3),一部分气液固三相流顺着斜角叶片(27)运动,产生气液旋转翻腾的湍流空间,气液固三相充分接触,径向和轴向的混合强度大大增强,提高了氧传质系数,另一部分气液固三相流中的大气泡被筛孔(29)切割破碎成小气泡;混合物到达所述反应罐体顶部后,一部分气泡在气液界面破裂,气体从排气口(20)排出,另一部分气体以小气泡的形式随废水进入降流区(6),经过底部折流进入到升流区(5),为酵母菌积累油脂提供氧气;在高pH区(8),pH值范围在6.5~7,酵母菌利用废水中的油脂在菌体内进行微生物油脂的积累,随着废水中脂肪酸酸性物质含量的减少,该区pH值维持较高水平,当酵母菌体内积累一定量的油脂后,菌体净重增加,沉到所述反应罐体底部;pH测量计(21)、溶氧测量器(22)和温度测量计(23)实时监测所述反应罐体内的情况,每隔12h从上取样口(18)和下取样口(19)取样测定精炼大豆油废水中含油量和COD的去除率;反应器运行100h后,处理后的废水从出水口(14)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大学,未经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04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