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泄露检查的压力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0610.1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7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续;徐佳龙;杨海;杨思远;崔少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格林司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泄露 检查 压力 调节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泄漏检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泄露检查的压力调节系统。该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泄露检查的压力调节系统,包括上密封腔、下密封座和夹持检测机构,所述上密封腔与下密封座扣合,上密封腔与下密封座扣合的腔室内设有多个夹持检测机构,夹持检测机构与上密封腔和下密封座的连接处与大气连通,上密封腔侧壁上设有进气孔,通过进气孔与减压阀连通。其有益效果是:使其在相同压强下,覆盖的电池外形变化量更大,更便于识别电池的好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泄漏检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泄露检查的压力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锂电池产品用于手机,电动汽车等方面的动力能源方面,原有的吸盘都是通过加大气压从而使不良品产生气泡,这样需要对气源的压强有一定的要求,并且以前的吸盘用于外形尺寸的限制,不良品产生的气泡都非常小,不易目检人员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泄漏检查不会出现气泡的用于良品锂离子二次电池泄露检查的压力调节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泄露检查的压力调节系统,包括上密封腔、下密封座和夹持检测机构,所述上密封腔与下密封座扣合,上密封腔与下密封座扣合的腔室内设有多个夹持检测机构,夹持检测机构与上密封腔和下密封座的连接处与大气连通,上密封腔侧壁上设有进气孔,通过进气孔与减压阀连通;
所述夹持检测机构包括上受台和下受台,上受台与下受台的相对的面上分别设有密封圈,上受台位于上密封腔上,下受台位于下密封座上,上密封腔上对应上受台设有上泄气孔,下密封座上对应下受台设有下泄气孔;
所述上密封腔和下密封座上的各上泄气孔和各下泄气孔分别通过上密封腔和下密封座上对应的连通气道与出气孔连通;
所述上密封腔与下密封座扣合的腔室内设有三个夹持检测机构,上密封腔和下密封腔上分别设有连通气道,各夹持检测机构之间通过连通气道和出气孔与大气连通。
进一步,所述下受台上设有多个侧挡块,通过各侧挡块限定电池的位置,侧挡块的位置根据电池的外部轮廓部署在下受台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受台与下受台上的密封圈增大检测时覆盖电池的接触面,使其在相同压强下,根据F=P*S公式,当P一定时,S越大,F越大,覆盖的电池外形变化量更大,更便于识别电池的好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中,1上密封腔,2下密封座,3连通气道,4电池,5上受台,6下受台,7侧挡块,8密封圈,9上泄气孔,10出气孔,11下泄气孔,12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2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发明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泄露检查的压力调节系统,包括上密封腔1、下密封座2和夹持检测机构,所述上密封腔1与下密封座2扣合,上密封腔1与下密封座2扣合的腔室内设有多个夹持检测机构,夹持检测机构与上密封腔1和下密封座2的连接处与大气连通,上密封腔1侧壁上设有进气孔12,通过进气孔12与减压阀连通;
所述夹持检测机构包括上受台5和下受台6,上受台5与下受台6的相对的面上分别设有密封圈8,上受台5位于上密封腔1上,下受台6位于下密封座2上,上密封腔1上对应上受台5设有上泄气孔9,下密封座2上对应下受台6设有下泄气孔11;
所述上密封腔1和下密封座2上的各上泄气孔9和各下泄气孔11分别通过上密封腔1和下密封座2上对应的连通气道3与出气孔10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格林司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格林司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06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修复电池壳体和顶盖焊接爆点的方法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的分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