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板式臭氧发生器水冷地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0733.5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6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宗良明;蒋璐云;郭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沃尔特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14 江苏省无锡市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水 过流通孔 板体 板式臭氧发生器 地电极 进水口 模块化 水冷 臭氧发生器 板体表面 设备领域 顺序首尾 出水口 侧壁 通孔 同侧 臭氧 开凿 连通 贯通 贯穿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板式臭氧发生器水冷地电极,属于臭氧发生器设备领域,包括板体、板体表面开凿有至少一条条形的凹槽、凹槽四周有贯穿板体的通孔、板体侧壁开设有贯通相对侧的冷却水过流通孔,其特征在于,板体有一道以上的冷却水过流通孔,冷却水过流通孔之间按顺序首尾连通,第一个冷却水过流通孔为冷却水的进水口,进水口同侧最后一个冷却水过流通孔为冷却水的出水口。同现有技术相比,单位时间内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多,系统温度得到保障,保证了产生臭氧的效率,也有利于延长板式臭氧发生器的实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式臭氧发生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冷式臭氧发生器地电极。
背景技术
现有的板式臭氧发生器中的地电极散热方式通常通过散热片散热和水冷方式散热。水冷方式散热的地电极材质通常为不锈钢材质,单位体积相比镁铝合金重,不利于安装和拆卸,同时传统的地电极与导热板只能一比一对接,在组合过程中,一片导热片需要两片地电极才可组成一个单元,耗材多的同时也增加了占地面积,且板式臭氧发生器投资较高,也成为了板式臭氧发生器推广的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化板式臭氧发生器导热片,该导热片能进一步增加产生臭氧的工作面积,增加供氧效率,在提升臭氧产生效率的基础上,也降低了臭氧发生器单元堆叠的数量,使投入产出比大大增加。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模块化板式臭氧发生器水冷地电极,包括板体、板体表面开凿有至少一条条形的凹槽、凹槽四周有贯穿板体的通孔、板体侧壁开设有贯通相对侧的至少一道的冷却水过流通孔、冷却水过流通孔之间按顺序首尾连通,第一个冷却水过流通孔为冷却水的进水口,最后一个冷却水过流通孔为冷却水的出水口,上一个地电极的出水口为下一个地电极的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材质为镁铝合金,板体两面表面构造相同。在提高导热性能、抗腐蚀性、减轻重量的同时又满足一块地电极同时与两块导热片工作,降低成本,采用镁铝合金同等产气量的臭氧发生器占地面积是普通传统臭氧发生器的 1/4,镁铝合金材质长期使用后无臭氧衰减,而管式臭氧发生器臭氧衰减率在 3%以上。
进一步的,厚度范围为25mm-30mm。厚度增加,冷却水过流通孔的截面积也相应增加,提高了冷却水的过流量,冷却面积达到1360㎡,是常规板式地电极总接触面积(750㎡)的 1.8 倍。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过流通孔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冷却水过流通孔数量为10条。增加冷却水与地电极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冷却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之间的间隙范围为3mm-8mm,凹槽深度范围为0.3mm-0.6mm。凹槽用于固定陶瓷介电体,凹槽面积越大,固定在凹槽上的陶瓷介电体面积越大,臭氧产生效率越高。
进一步的,冷却水过流通孔两两之间有固定冷却水管的椭圆形沉孔。用于固定冷却水管。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传统观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板体两面构造相同且对称。在减轻重量的同时又满足一块地电极两面均可同时与两块导热片工作,降低成本。
2、通过增加矩形冷却水过流通孔,加强冷却效率。
3、镁铝合金的材质加强了其硬度导热性能、抗腐蚀性及机械强度,减轻重量,同时相比同等规模产气量的臭氧发生器,占地面积大约是普通传统臭氧发生器的 1/4,镁铝合金材质长期使用后基本无臭氧衰减,而管式臭氧发生器臭氧衰减率在 3%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模块板式臭氧发生器水冷地电极主视图。
图2为一种模块板式臭氧发生器水冷地电极俯视图。
图3为一种模块板式臭氧发生器水冷地电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沃尔特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沃尔特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0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臭氧发生器
- 下一篇:二氧化硫连续化制取硫磺的错流移动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