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蹄形盾构管片结构承载力性能卧式加载试验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0898.2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仇文革;郑余朝;申志军;艾旭峰;王刚;伍军;谢飞;申德芳;杨仲杰;王江红;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蒙西华中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谭勇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蹄形 盾构 管片 结构 承载力 性能 卧式 加载 试验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马蹄形盾构管片结构承载力性能卧式加载试验系统,包括管片支座(10)、加载纵梁(7)、加载环梁(8)、钢筋混凝土反力墙(1)、型钢反力柱(4)、千斤顶(5)、锚具(6)、主动受拉钢绞线(2)和被动受拉钢绞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片支座(10)上设置有拼装成环的管片(9);
所述管片(9)的外圆周面上分布有加载环梁(8);
所述加载纵梁(7)设置在加载环梁(8)外侧;
所述千斤顶(5)设置在加载纵梁(7)外侧;
所述千斤顶(5)通过所述锚具(6)锚固的主动受拉钢绞线(2)与钢筋混凝土反力墙(1)进行连接;
所述钢筋混凝土反力墙(1)设置在环形的管片(9)内,通过所述型钢反力柱(4)固定;
所述被动受拉钢绞线(3)穿设在钢筋混凝土反力墙(1)上,该被动受拉钢绞线(3)两端分别伸出钢筋混凝土反力墙(1)的外圆周面,通过锚具(6)锚固,对钢筋混凝土反力墙(1)进行约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马蹄形盾构管片结构承载力性能卧式加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受拉钢绞线(2)在钢筋混凝土反力墙(1)内侧进行锚固,其余部分对穿到钢筋混凝土反力墙(1)外侧进行锚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马蹄形盾构管片结构承载力性能卧式加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环梁(8)沿管片(9)外侧均匀分布,并与管片(9)紧密贴合。
4.一种马蹄形盾构管片结构承载力性能卧式加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使用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马蹄形盾构管片结构承载力性能卧式加载试验系统,采用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在管片支座(10)上进行管片(9)的卧式拼装,并进行调整,保证加载点与钢筋混凝土反力墙(1)相应预留孔对齐,并且保证上下两侧端面平整,接头端面贴合,无错台;
步骤二:在环状的管片(9)外侧环绕布置加载环梁(8),分上下两环,距管片(9)上下边缘的距离均为1/4管片(9)幅宽,保证加载环梁(8)与管片(9)紧密贴合;
步骤三:在加载环梁(8)外侧布置加载纵梁(7);
步骤四:穿主动受拉钢绞线(2),首先,在钢筋混凝土反力墙(1)预留孔穿主动受拉钢绞线(2),并在钢筋混凝土反力墙(1)内用锚具(6)进行锚固,然后依次穿过加载纵梁(7)、千斤顶(5),并在千斤顶(5)外侧进行锚固;穿入被动受拉钢绞线(3),并在钢筋混凝土反力墙(1)外侧进行锚固,并进行张拉;
步骤五:布置、黏贴相应的传感器;
步骤六:利用各组千斤顶(5)施加相应的力,即对管片(9)进行加载,然后对各指标进行测试,记录,直至加载到管片结构破坏;至此便完成了对管片结构承载力性能的测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马蹄形盾构管片结构承载力性能卧式加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环梁(8)沿管片(9)外侧均匀分布,并与管片(9)紧密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蒙西华中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蒙西华中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08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岩侧向膨胀性测定仪
- 下一篇:一种压杆式测量混凝土脱模性能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