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0988.1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4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董宏利;吴汉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禹成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2 | 分类号: | A62C3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1 | 代理人: | 彭志坚 |
地址: | 43006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细水雾 承托框架 灭火装置 底板 安装空间 加压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主体 隔层板 细水雾 水箱 底杆 收纳 从上到下 管道结构 脚轮 灭火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包括框架结构、水箱、水流加压结构、管道结构以及细水雾枪;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具有两侧框架以及连接两侧框架底端的底杆,两侧框架之间形成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承托框架、隔层板以及底板;承托框架上安装有所述水箱,承托框架与隔层板之间形成用于收纳细水雾枪的纳物格,底板上安装有所述水流加压结构;所述底杆的下方设有脚轮。本发明所述的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能起到高效灭火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火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消防安全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当火灾发生时第一时间扑灭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受到空间狭窄或失火地点距离消防站路途较远的限制时,消防车辆无法第一时间达到现场,会失去抢救生命财产的“黄金”时间,因此在家庭场所或者公共场所需要配备移动式灭火装置,能够在消防车辆到达前及时的扑灭火源。现有的移动式灭火装置,一种是带有高压气体和储水瓶,灭火级别较低;另一种是低压细水雾,灭火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移动、构造简单、灭火高效的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包括框架结构、水箱、水流加压结构、管道结构以及细水雾枪;所述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具有两侧框架以及连接两侧框架底端的底杆,两侧框架之间于底杆的上方形成安装空间,并于安装空间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承托框架、隔层板以及底板;承托框架上安装有所述水箱,承托框架与隔层板之间形成用于收纳细水雾枪的纳物格,底板上安装有所述水流加压结构;所述底杆的下方设有脚轮;水流加压结构包括供能电池、电机、加压泵、联轴器以及调压阀,供能电池用于向电机供能,电机的转动轴与加压泵的泵轴以联轴器连接,通过电机带动加压泵运作;加压泵具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进水口通过所述管道结构与水箱连接,以供水箱中的水通过管道结构输送至加压泵内;出水口上设有所述调压阀,调压阀具有调压件、泵连接端口、输出端口以及回水端口,调压阀以泵连接端口与加压泵的出水口连接,以调压件调节水压;输出端口通过管道结构与细水雾枪连接,以细水雾枪将水流喷出形成高压水雾;回水端口通过管道结构与水箱连接,以供转动调压件调节后,将富余的压力水输送回水箱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框架结构包括前端盖板、后端盖板以及两侧盖板,框架主体的前端面、底端面以及两侧端面均于承托框架与底杆之间形成盖板安装位,两侧框架与底杆上均对应盖板安装位设有连接板,以连接板将前端盖板安装于框架主体前端面的盖板安装位上、后端盖板安装于框架主体后端面的盖板安装位上以及两侧盖板相对安装于框架主体两侧端面的盖板安装位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后端盖板以及两侧盖板分别封闭了纳物格的后端面以及两侧端面,前端盖板上设有翻转板,以供前端盖板安装于框架主体前端面的盖板安装位时,翻转板对应位于承托框架与隔层板之间,通过翻转板翻转使纳物格开启或封闭纳物格的前端面,以便于细水雾枪收纳于纳物格内与从纳物格中取出;翻转板上设有锁扣,以供翻转板封闭纳物格的前端面时,通过锁扣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框架主体于两侧端面上可伸缩地设有托杆,托杆位于承托框架的下方,使所述托杆对应伸出时,托杆垂直于两侧盖板并抵持承托框架;所述两侧盖板对应托杆设有纳杆口,以供托杆摆动收缩时,通过纳杆口收纳托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水箱于顶面设有一箱盖,以便于通过箱盖向水箱内补水;水箱于侧面上设有液位计,用于监测水箱内的水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水流加压结构还包括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机驱动器设置于隔层板上,电机驱动器分别与供能电池以及电机连接,通过电机驱动器控制电机的启动与运作;侧盖板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电控盒,通过电控盒控制电机驱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禹成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禹成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09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行走方式选择功能的消防车
- 下一篇:一种隐蔽式消防喷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