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生物健康饮品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2724.X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9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韩业君;邱卫华;王维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山东三绿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健康饮品 茶叶 茶汁 复配 果汁 备用 饮料技术领域 复合微生物 产品品质 发酵产物 发酵液体 固体生物 水果榨汁 制备生物 茶饮料 健康茶 灭菌 浸提 菌肉 切块 去核 去皮 研发 生产 饮品 发酵 过滤 冷却 清洗 水果 | ||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茶叶生物健康饮品的生产方法,属于饮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水果的清洗、去皮、去核、切块;2)水果榨汁取果汁;3)茶汁浸提、过滤、灭菌,冷却备用;4)果汁与茶汁复配以复合微生物发酵;5)发酵产物中固体生物菌肉切成丁或颗粒备用;6)发酵液体复配制备生物健康茶饮品。本发明提供的茶叶生物健康饮品的生产具有工艺简单、产品品质优和高附加值的特点,为茶饮料的研发提供了新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料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生物健康饮品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茶饮料以天然、保健、方便等优点适应了当今社会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在饮料行业异军突起。而茶饮料同样也是茶叶深加工的一个重要方向。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含有多种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多酚是茶汁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它的抗氧化、康动脉粥样硬化、抗癌防癌、抑菌抗病毒、防辐射、解读减肥、美容护肤等功效已被大量研究证明。另外,茶汁中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其中茶氨酸的生理功能非常明显,具有降低血压、提高免疫力、提高记忆、缓和咖啡因导致的刺激等作用;而咖啡碱则具有强心、解读、提神益思、防治心力衰竭、促进血液循环、降三高等功效。但是,目前市售的茶饮料以调味茶饮料、奶茶饮料和复合茶饮料等为主。这些产品由于添加了多种化学添加剂,其健康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天然食品原料或天然食品添加剂为主的健康型茶饮料将是未来茶饮料发展的主要方向。
微生物发酵茶饮料是一种新兴的保健茶饮料。它是以茶汁为原料,以多种有益微生物混合发酵而来的一种功能性益生饮品。已有报道的发酵茶汁的微生物包括乳酸杆菌、木醋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啤酒酵母、面包酵母等。它既含有了一部分茶叶的浸出物,同时还包含了大量活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如葡萄糖酸、醋酸、葡萄糖、果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茶多酚、咖啡因、乙醇和二氧化碳等。而近年来同样备受青睐的微生物酵素同茶发酵饮品一样也是以新鲜果蔬为原料,经多种有益菌发酵而成的,富含多种酶,矿物质,维生素和次生代谢产物等功能性微生物发酵产品。微生物酵素中所含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乳酸菌,如毕赤酵母菌、酿酒酵母菌、植物乳杆菌等乳酸菌、巴斯德酵母、乳杆菌属、接合酵母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叶生物健康饮品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以茶汁和果汁为原料通过复合微生物发酵得到新型的健康饮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旨在克服传统茶饮料主要通过调配、产品口味单一等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生物健康茶饮品,该饮品因其纯天然、包含多种益生菌代谢副产物、且具有水果独特的风味物质,而使得茶饮品更加健康、口味更加多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叶生物健康饮品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水果的清洗、去皮、去核、切块;
2)按照果块与饮用水比例为1:1(w/v)在榨汁机中榨汁,以6-8层无菌纱布过滤取汁备用;
3)茶汁浸提:沸水中加入茶叶,浸提20min后,过滤取茶汁,茶汁115℃灭菌15min,纱布过滤后冷却备用;
4)饮料发酵:果汁肉与茶汁复配,并加入天然甜味剂,然后接入复合微生物菌液,28℃静置培养;
5)发酵产物的固液分离:步骤4)所得发酵产物分离出固体生物菌肉和液体发酵饮料;
6)健康茶饮料的复配:步骤5)所得到的固体生物菌肉制成丁、或颗粒的菌肉,将菌肉与液体发酵饮料复配,并添加适量甜味剂、悬浮剂制成生物健康饮品。
本发明中,步骤1)所述的水果包括苹果、梨、桃、芒果、菠萝、橙子、石榴、红提、葡萄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本发明中,步骤3)所述的茶叶包括红茶、绿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山东三绿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山东三绿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27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五味子保健精粉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青少年消脂昆布乌龙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