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录井参数三维地质模型建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3633.8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5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声驰;薛晓军;王晨;陈向辉;马玉明;胡张明;赵彦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 |
地址: | 1001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参数 三维 地质模型 建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是一种录井参数三维地质模型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获取录井模型参数,录井模型参数包括录井油气指数、录井dc指数‑岩石硬度数据和录井岩性数据;第二步:根据录井油气指数、录井dc指数‑岩石硬度数据和录井岩性数据建立与之对应的录井油气指数模型、录井dc指数‑岩石硬度模型和录井岩性模型。本发明实现了对构造、多孔介质储层及其内部属性参数的精细表征,通过录井油气指数、录井dc指数‑岩石硬度数据和录井岩性数据建立与之对应的录井油气指数模型、录井dc指数‑岩石硬度模型和录井岩性模型,将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实现了储层油气有利区域的预测,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质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是一种录井参数三维地质模型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三维地质建模普遍采用的是将地质,测井、地球物理资料和各种解释结果或者概念模型综合在一起生成三维定量随机模型,包括构造模型、相模型和属性模型;构造模型是通过连井地层对比,形成地震合成记录,确定时深关系,根据地震合成记录建立应用层速度模型,应用层速度模型对时间域地震体进行时深转换。以深度域的地震资料为基础,对断层和层面追踪,以实钻断点和分层数据做校正,从而建立层面构造模型。相模型是将确定性相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思路:首先利用确定性赋值建模方法作为第一层次的相模型,建立起确定性模型;再将随机性的序贯指示建模方法建立的模型作为第二层次的相模型,为岩石相空间分布的随机性模型;最后将确定性模型与随机模型融合,形成高精度的三维岩石相模型。即以第一层次的确定性相模型作为约束,对第二层次随机性相模型进行修正,建立出确定性赋值模拟与随机模拟相结合的相模型。属性模型是在岩相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算法稳健的序贯高斯模拟在沉积相的控制下建立孔隙度、渗透率模型。不同岩性的储层参数分布规律不同,在建立储层岩性模型基础上,根据不同岩性的储层参数定量分布规律,分岩性带进行井间插值或随机模拟,以建立储层参数分布模型(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模型)。
上述三维地质建模具有以下缺点:
(1)现有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缺乏一定的实时性,物性模型所需数据均为完井测井后的数据,无法实时指导正钻水平井地质导向,不能及时对模型进行校正和调整。
(2)现有的物性模型面对复杂、特殊储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火成岩储层裂缝与基质孔隙共同影响油气的运移,常用的孔、渗、饱模型在火成岩储层评价中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录井参数三维地质模型建立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录井三维地质建模方法通过完井测井后的数据进行建模,缺乏一定的实时性,不能及时对模型进行校正和调整的问题,进一步解决了现有录井三维地质建模方法针对复杂、特殊储层实用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录井参数三维地质模型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获取录井模型参数,录井模型参数包括录井油气指数、录井dc指数-岩石硬度数据和录井岩性数据;
根据现有录井荧光含量数据的离散化值和录井气测数据的气体重中比率计算获得录井油气指数;
将岩心硬度测量值、不同井深岩石的钻进dc指数分别与声波时差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计算获得录井dc指数-岩石硬度数据;
对现有的录井现场岩屑数据进行离散化获得录井岩性数据;
第二步:根据录井油气指数、录井dc指数-岩石硬度数据和录井岩性数据建立与之对应的录井油气指数模型、录井dc指数-岩石硬度模型和录井岩性模型。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第一步中获取录井油气指数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现有录井荧光显示数据按荧光含量进行离散化处理,离散化处理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36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结合深度学习的多点地质统计三维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