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洁能源蓄能多用伞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4183.4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7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詹世景;吕京美;曾洋茂;马晓莉;郑娟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主分类号: | A45B23/00 | 分类号: | A45B23/00;A45B3/00;A45B25/18;A45B25/00;H02S1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太阳能电池板 伞面 尼龙布 伞骨 微型风力发电机 清洁能源 蓄能 转换器 导线电性连接 直流电储存 风能转化 日常使用 伞骨连接 保护层 支撑杆 锂电池 上端 三层 下端 上铺 太阳能 铺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洁能源蓄能多用伞,包括伞面、柔性太阳能电池板、伞骨和基座;所述伞面通过支撑杆与伞骨连接,伞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基座,位于所述伞面内侧的伞骨一侧安装有第二微型风力发电机,位于所述伞面上侧的伞骨上端安装有第一微型风力发电机;所述伞面设置有三层,分别为尼龙布、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和伞面保护层,尼龙布上铺设有导线,柔性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尼龙布的中间位置处且与铺设在尼龙布上的导线电性连接。本发明设计新颖,设置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和两个微型风力发电机分别向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供日常使用,同时可通过转换器得到直流电储存到锂电池内,使用方便,增加了伞的功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清洁能源蓄能多用伞。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风能(wind energy)是因空气流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属于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能等)。空气流具有的动能称风能。空气流速越高,动能越大。人们可以用风车把风的动能转化为旋转的动作去推动发电机,以产生电力。方法是透过传动轴,将转子(由以空气动力推动的扇叶组成)的旋转动力传送至发电机。现代利用涡轮叶片将气流的机械能转为电能而成为发电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各种生活用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以伞为例,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因此人们对伞的款式、颜色等的要求越来越多,对于同一把伞的结构或款式可变化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市场上现有的伞,只局限于单一的结构,没有在实质上解决同一把伞结构或款式可变化性的需求,现有技术中的伞一般只用于遮挡雨水和阳光,太阳能的的接收使用得不到解决,浪费了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能源蓄能多用伞,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洁能源蓄能多用伞,包括伞面、柔性太阳能电池板、伞骨和基座;所述伞面通过支撑杆与伞骨连接,伞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基座,位于所述伞面内侧的伞骨一侧安装有第二微型风力发电机,位于所述伞面上侧的伞骨上端安装有第一微型风力发电机;所述伞面设置有三层,分别为尼龙布、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和伞面保护层,尼龙布上铺设有导线,导线通过绝缘材料包裹,铺设导线后的尼龙布上覆盖有一层可吸收紫外线的薄膜材料,柔性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尼龙布的中间位置处且与铺设在尼龙布上的导线电性连接,伞面的最后侧设置有伞面保护层,所述伞面保护层为透光性能好的塑料薄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内侧设置有锂电池,锂电池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功能区内的转换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微型风力发电机和第二微型风力发电机均通过转换器与锂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二微型风力发电机外,伞骨上还安装有防护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及转换器与锂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功能区设置在伞骨上,功能区内侧设置有插座和控制面板,所述功能区内还设置有USB插口。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伞面上设置有光敏传感器和湿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和湿敏传感器与警示器的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采用木质或金属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未经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4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