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房屋租赁合约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4220.1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8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卢亦斌;张艳菊;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Q20/38;G06Q4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地址: | 100034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区块 房屋租赁 验证 触发动作 安全可靠性 验证通过 用户触发 租约信息 提供方 溯源 环节 查询 房屋 审计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房屋租赁合约处理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第一用户触发的触发动作,根据触发动作通过区块链上的背书验证节点,对区块链上存证的智能合约进行背书验证,智能合约为根据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建立的租约信息生成的智能合约;若智能合约通过背书验证,执行智能合约。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房屋租赁合约处理方法将租房人与房屋提供方签订的租约转化成智能合约后首先存证,以备查询验真以及提供数据确权及数据溯源、举证、审计。然后对智能合约的各个环节进行背书验证,只有在背书验证通过后智能合约才能被执行,确保了智能合约涉及各个环节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房屋租赁合约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房屋租赁的方式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中介人工匹配的方式,租户匹配、签约、押金、租金支付等各项流程比较分散,在不同的平台或系统中都分开进行,效率低下;且在各个流程中产生合约协议交易数据记录容易缺失或被伪造,缺乏一个不可篡改的技术保证,使得租房记录存证透明,租房实施过程顺利可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房屋租赁合约处理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租房过程中流程效率低下且租约存证与实施不可靠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房屋租赁合约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第一用户触发的触发动作,根据触发动作通过区块链上的背书验证节点,对区块链上存证的智能合约进行背书验证,智能合约为根据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建立的租约信息生成的智能合约;若智能合约通过背书验证,执行智能合约。
进一步地,通过以下步骤在区块链中存证智能合约:接收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建立的租约信息,根据租约信息生成智能合约;通过区块链的存证节点将智能合约加密后生成数字指纹,存入区块链存证平台。
优选地,在接收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建立的租约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租约信息相关的多个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根据通过身份验证的多个用户建立联盟链,联盟链用以对加入联盟链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优选地,与租约信息相关的多个用户,还包括:房屋租赁平台及金融机构,执行智能合约,包括:获取第一用户根据租约信息缴纳的租金信息;通过金融机构、房屋租赁平台以及第二用户的节点验证租金信息后,向第一用户发送房屋开启密码。
优选地,与租约信息相关的多个用户,还包括:贷款服务方和履约保险方,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租房贷款请求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信用信息;根据第一用户的信用信息判断第一用户的信用信息是否高于第一预设值当信用信息值高于第一预设值时,获取所述第一用户与贷款服务方签订的租房贷款协议;根据所述租房贷款协议获取所述履约保险方提供的违约风险评估。
优选地,在智能合约通过背书验证,执行智能合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给智能合约分配序号、标记智能合约的触发者信息,根据序号及触发者信息生成合约代码;对合约代码进行哈希生成合约代码哈希信息;对序号、触发者信息、合约代码及合约代码哈希信息进行哈希计算,得到序号哈希、触发者信息哈希、合约代码哈希、以及合约代码哈希信息哈希;将序号哈希、触发者信息哈希、合约代码哈希、以及合约代码哈希信息哈希存入区块链。
优选地,根据触发动作通过区块链上的背书验证节点,对区块链上存证的智能合约进行背书验证,具体包括:根据智能合约调用的请求节点,设置对应的背书验证节点,并设置各背书验证节点的权重,当各背书验证节点的总权重超过第二预设值时,背书验证通过;当智能合约为多个时,通过区块链上的多个共识服务节点,分配对应各智能合约的背书验证节点,并对智能合约进行背书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42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