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材粘合用环保建筑胶水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5170.9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1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军 |
主分类号: | C09J161/06 | 分类号: | C09J161/06;C09J101/02;C09J115/00;C09J11/06;C09J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材料 环保建筑 胶水 粘合 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 稀释剂 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 叔丁基过氧化氢 过氯乙烯漆 三乙烯四胺 有机膨润土 建材 粉煤灰 纤维素 防水性能 酚醛树脂 建筑胶水 乙丙橡胶 重量份数 对苯醌 磷酸铝 氧化锌 硬脂酸 苯胺 苯基 丁基 老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材粘合用环保建筑胶水,其按照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纤维素10‑20份、酚醛树脂15‑35份、丁基腈乙丙橡胶5‑15份、磷酸铝6‑15份、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3‑5份、硬脂酸锉6‑10份、对苯醌4‑7份、氧化锌3‑6份、2‑苯基‑α‑苯胺6‑10份、有机膨润土4‑8份、粉煤灰2‑6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1‑3份、过氯乙烯漆稀释剂2‑6份、三乙烯四胺3‑4份以及叔丁基过氧化氢5‑12份。本发明制得的建筑胶水大大降低建筑材料的老化速度,同时可减少建筑材料之间存在的缝隙,提高建筑材料的机械强度和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材粘合用环保建筑胶水。
背景技术
粘胶剂又名黏合剂、粘结剂,俗称胶。它是能使物体的表面与另一物体的表面结合在一起的物质。粘胶剂可粘接各种相同或不同的材料,特别适用于粘接弹性模量与厚度相差比较大、不宜采用其他边接方法过接的材料,特别适用于粘接弹性模量与厚度丰差比较大、不宜采用其他连接的材料,以及薄片或薄膜材料等。粘胶剂品种繁多,组成不一,但通常都是一种混合料,由基料、固化剂、促进剂、填料、增塑剂或增韧剂、稀释剂和其他辅料配合而成。
现有的建筑胶水由于长期受到阳光直射和雨水冲刷,两块建筑材料之间胶水极易发生老化,导致建筑材料容易被腐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降低建筑材料的老化速度,同时可减少建筑材料之间存在的缝隙,提高建筑材料的机械强度和防水性能的建材粘合用环保建筑胶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建材粘合用环保建筑胶水,其按照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纤维素10-20份、酚醛树脂15-35份、丁基腈乙丙橡胶5-15份、磷酸铝6-15份、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3-5份、硬脂酸锉6-10份、对苯醌4-7份、氧化锌3-6份、2-苯基-α-苯胺6-10份、有机膨润土4-8份、粉煤灰2-6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1-3份、过氯乙烯漆稀释剂2-6份、三乙烯四胺3-4份以及叔丁基过氧化氢5-12份。
进一步的,一种建材粘合用环保建筑胶水,其按照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纤维素12-18份、酚醛树脂20-28份、丁基腈乙丙橡胶7-12份、磷酸铝8-12份、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3-5份、硬脂酸锉7-9份、对苯醌5-6份、氧化锌4-5份、2-苯基-α-苯胺7-9份、有机膨润土5-7份、粉煤灰3-5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1-3份、过氯乙烯漆稀释剂3-5份、三乙烯四胺3-4份以及叔丁基过氧化氢6-10份。
再进一步的,一种建材粘合用环保建筑胶水,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纤维素15份、酚醛树脂25份、丁基腈乙丙橡胶10份、磷酸铝10份、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4份、硬脂酸锉8份、对苯醌5份、氧化锌4份、2-苯基-α-苯胺8份、有机膨润土6份、粉煤灰4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2份、过氯乙烯漆稀释剂4份、三乙烯四胺3份以及叔丁基过氧化氢8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得的建筑胶水大大降低建筑材料的老化速度,同时可减少建筑材料之间存在的缝隙,提高建筑材料的机械强度和防水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一种建材粘合用环保建筑胶水,其按照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纤维素10份、酚醛树脂15份、丁基腈乙丙橡胶5份、磷酸铝6份、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3份、硬脂酸锉6份、对苯醌4份、氧化锌3份、2-苯基-α-苯胺6份、有机膨润土4份、粉煤灰2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1份、过氯乙烯漆稀释剂2份、三乙烯四胺3份以及叔丁基过氧化氢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军,未经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51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