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窗框加强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6001.7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6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覃鹏飞;郭平;谢贵山;卢堃林;甘博;郑勇新;程卫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 |
代理公司: | 11253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焦烨鋆<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边梁内板 天窗 避让缺口 上加强板 加强框 加强组件 顶盖 天窗框 搭边 车身侧围外板 车身顶盖 交叉固定 上下两侧 有效减少 有效解决 尺寸链 多层板 固定板 面差 总装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天窗框加强组件,包括天窗加强框、顶盖、两个上边梁内板和两个A柱上加强板,两个所述A柱上加强板分别固定在对应的两个上边梁内板内侧,天窗加强框固定在顶盖与所述上边梁内板之间,所述天窗加强框上下两侧均设有固定搭边,两个上边梁内板上均开设有第一避让缺口,两个A柱上加强板上均开设有第二避让缺口,固定搭边通过第一避让缺口和第二避让缺口与对应的上边梁内板和对应的A柱上加强板交叉固定,车身侧围外板固定在上边梁内板和所述天窗加强框外侧。本发明一种天窗框加强组件有效减少固定板层数,有效解决多层板连接问题,从而减少尺寸链后,解决天窗总装后与车身顶盖面差大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窗框加强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取消螺栓连接上边梁内板和A柱上加强板的天窗框加强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天窗加强组件如图1至图5所示,天窗加强框1′是固定式顶盖天窗开口周圈的结构件,天窗加强框1′与顶盖6′和侧围总成9′连接,分别为顶盖6′和侧围总成9′提供支撑,为天窗提供安装点,对满足顶部抗压强度、侧面碰撞安全法规和顶盖6′抗凹、雪压等性能有重要作用。采用这种结构的天窗加强框具有以下问题:
1.如图1至图3所示,侧围总成9′包括上边梁内板3′、A柱上加强板4′和侧围外板5′,侧围外板5′固定在A柱上加强板4′外侧,天窗加强框1′上下侧边与上边梁内板3′和A柱上加强板4′之间采用6颗螺栓2′与撑脚8′连接,尺寸链过多,安装天窗后偏差不易于控制,天窗与顶盖6′外观面差大;
2.如图1至图4所示,侧围总成9′还包括B柱内板7′,B柱内板7′与天窗加强框1′没有正面连接,B柱内板7′上端与天窗加强框上下侧边错开连接,如图4所示,当发生侧碰时,负载传输路径不顺畅,受力过于集中,容易引起车身侧围变形度大;
3.如图1至图3所示,B柱内板7′是有足够刚/强度的腔体结构,而天窗加强框1′受空间、工艺等影响结构扁平,两者强弱悬殊,接头过渡急剧,在2018版更高的碰撞法规要求下,上述特点容易导致侧碰时上端接头溃缩,使B柱内板7′上端侵入过大,降低了法规通过性;
4.如图5天窗加强框1′与顶盖6′匹配面积大、间隙小,容易积气导致涂装电泳不上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固定板层数,有效解决多层板连接问题,从而减少尺寸链后,解决天窗总装后与车身顶盖面差大问题的天窗框加强组件。
本发明的一种天窗框加强组件,包括天窗加强框,所述天窗加强框固定在车身顶盖和车身顶衬之间,所述天窗加强框上下两侧均设有固定搭边,所述天窗加强框上下两侧分别通过固定搭边固定在对应的上边梁内板和A柱上加强板之间,所述上边梁内板上均开设有第一固定点和第一避让缺口,所述A柱上加强板上均开设有第二固定点和第二避让缺口,所述第一避让缺口和所述第二避让缺口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点和所述第二固定点位置交错设置在所述固定搭边上下两侧,所述固定搭边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点和第二固定点与所述上边梁内板和所述A柱上加强板固定,车身侧围外板固定在所述上边梁内板和所述天窗加强框外侧。
本发明的一种天窗框加强组件还可以是:
所述天窗加强框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三个固定搭边,所述第一避让缺口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避让缺口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点左右两侧,所述第二避让缺口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避让缺口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点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避让缺口和两个所述第二避让缺口分别通过第一固定点和第二固定点位置交错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固定搭边上下两侧。
所述天窗加强框上下两侧下方均设有B柱内板,所述B柱内板上端与天窗加强框两侧之间设有B柱连接撑板,所述B柱连接撑板上端与对应的所述天窗加强框侧面固定,所述B柱连接撑板下端与对应的所述B柱内板上端固定。
所述B柱连接撑板中间为向上凸起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下侧与所述上边梁内板之间设有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60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尾门的外装饰板安装组件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天窗自动检漏排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