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光水储协同的综合能源供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6250.6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9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唐学用;郭祚刚;李庆生;薛毅;周长城;赵庆明;雷金勇;高华;陈巨龙;马溪原;何向刚;张彦;唐小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输出端 电源输入端 负荷需求 供能系统 综合能源 升压站 协同 电能供给 电能供应 光伏电站 大电网 分散式 小水电 风光 风电 供冷 供热 覆盖 城镇 居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光水储协同的综合能源供能系统,它包括:负荷需求侧(12),小水电(1)、分散式风电(2)和分布式光伏电站(3)电源输出端与升压站电源输入端连接;升压站电源输出端与负荷需求侧(12)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解决了在大电网未充分覆盖的城镇或者居民聚居区电能供给困难、电能供应及供热与供冷等均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等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综合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光水储协同的综合能源供能系统。
背景技术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生活用能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在用能需求上由以往的电能为主,逐步过渡到电能与冷能以及热能的多重需求。与此同时,传统以煤电为主的电力供应系统还存在了温室气体CO2大规模排放以及粉尘排放等环境问题,同时也存在电能输送距离过远的问题,大电网未覆盖区域的电能供应保障能力较差;在大电网未充分覆盖的城镇或者居民聚居区由于地处偏远,通常缺乏天然气供应管道,也缺乏大电网连接渠道,因而缺乏稳定的外部能源输入渠道;存在电能供应及供热与供冷等均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风光水储协同的综合能源供能系统,以解决在大电网未充分覆盖的城镇或者居民聚居区电能供给困难、电能供应及供热与供冷等均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风光水储协同的综合能源供能系统,它包括:负荷需求侧,小水电、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电站电源输出端与升压站电源输入端连接;升压站电源输出端与负荷需求侧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外部电网通过外部电网线路开关站与升压站电源输出端并联连接。
升压站电源输出端并联有电池储能单元。
升压站电源输出端与冰蓄冷单元电源输入端连接,冰蓄冷单元制冷输出端与负荷需求侧的制冷输入端连接。
升压站电源输出端与电锅炉电源输入端连接;补水池出水端与电锅炉进水端连接;电锅炉热水出水端分别与蓄热单元和生活热水输出站的进水端连接;电锅炉蒸汽输出端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蒸汽输入端连接;蓄热单元和生活热水输出站热水输出端与负荷需求侧的热水输入端连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输出端与负荷需求侧的制冷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大电网不能有效覆盖的城镇及居民聚居区,通过提供小水电、分散式风电与分布式光伏电站协同互补的电能输入模式,能够有效解决用能需求;能够因地制宜的充分利用当地的水电资源以及风电与光电资源,化解能源供应难题。避免了远距离扩建大电网,去满足小负荷导致的高投资成本以及经济性差等问题;
本发明同时配置了小水电、分散式风电与分布式光伏电站三类发电装置以及电池储能单元、蓄热单元以及冰蓄冷单元三类储能单元;三类发电设备中,小水电的输出负荷能够有效调节,通过小水电对风光输出负荷进行第一轮的协同互补,能够实现水电与风光电能的协同互补,在此基础上通过三类储能单元,可以进一步实现负荷需求侧的冷热电与小水电、分散式风电与分布式光伏电站”输出电能的有机匹配,实现负荷与电能输入的协同运行,让整套综合能源供能系统运行灵活、可靠;解决了在大电网未充分覆盖的城镇或者居民聚居区电能供给困难、电能供应及供热与供冷等均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风光水储协同的综合能源供能系统,它包括:负荷需求侧12,小水电1、分散式风电2和分布式光伏电站3电源输出端与升压站电源输入端连接;升压站电源输出端与负荷需求侧12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外部电网通过外部电网线路开关站4与升压站电源输出端并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62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电网中并联逆变器的功率分配系统
- 下一篇:用于电力体系结构的配电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