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纤维微粉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6694.X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2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石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娄底市格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4 | 分类号: | B22F9/04;B22F1/00;B22F1/02;C25D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417000 湖南省娄底***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纤维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锈钢纤维微粉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的步骤为:不锈钢丝预处理‑集束拉拔法拉拔‑剪切‑清洗‑烘烤‑筛分‑成品;本发明通过对不锈钢丝预处理后,采取集束拉拔法拉拔后,所述不锈钢纤维不易断裂;本发明通过对不锈钢丝预处理后,制备得到的不锈钢的晶粒较小,使得其性能更加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粉制造技术领域,更加涉及一种不锈钢纤维微粉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不锈钢纤维一种新型的工业材料,不仅具有高导电、高导热、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还具有化纤、合成纤维的特性;目前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纤、电子、纺织、军事、航空、高分子材料、环境保护等工业领域。
不锈钢纤维一般是指以316L钢号的不锈钢为基材,经复合组装,多次集束拉拔、退火、固溶处理等一套特殊工艺制成,每股有数千、数万根。不锈钢纤维表面积非常大,使其在内部结构、磁性、热阻和熔点等方面有着超常的性能。不锈钢纤维丝径可达1-2微米,延伸率大于1%,纤维强度可以达到1200-1800Mpa,甚至超过了材料本身的抗拉强度。
集束拉拔是当前微米级金属纤维工程化制备的主要方法,它把几十甚至上万根金属线包在圆筒里进行拉拔,实现了多根同时减径,待拉拔到所需的纤维直径时剥去包覆管,把纤维分离出来。
在实际生产中,随着材料晶粒的减小,其强度越高,塑性越低,加工越困难;同时,随着丝经的变小,纤维会出现大量的断丝现象。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锈钢纤维微粉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锈钢纤维微粉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的步骤为:
不锈钢丝预处理-集束拉拔法拉拔-剪切-清洗-烘烤-筛分-成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不锈钢丝预处理的步骤为:
S01将原料不锈钢丝进行表面进行纳米构建;
S02将步骤S01中的原料不锈钢丝进行电镀处理;
S03将步骤S02中进行电镀处理后的不锈钢丝进行二次镀膜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01的具体步骤为:将原料不锈钢丝表面进行抛光、清洁处理后,放置在电解液中进行纳米构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02的具体步骤为:将步骤S01得到的不锈钢丝放入电镀铜溶液中进行电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镀铜溶液为碱性铜溶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碱性铜溶液的主络合剂为三乙醇胺;主盐为硫酸铜;辅助络合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复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03中二次镀膜的工艺为以电镀处理后的不锈钢丝为模板,置于碳源环境中,并经过热处理后得到预处理后的不锈钢丝。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集束拉拔法的变形量为50%~6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剪切是按微粉所需的长度对铜线进行剪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不锈钢纤维微粉的粒径为1~3μm。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对不锈钢丝预处理后,采取集束拉拔法拉拔后,所述不锈钢纤维不易断裂;
2、本发明通过对不锈钢丝预处理后,制备得到的不锈钢的晶粒较小,使得其性能更加优异。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的不锈钢纤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娄底市格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娄底市格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66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杂结构件的成形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属粉末加工用环保型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