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大棚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6882.2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3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董华芳;许延波;赵星;张晓云;张旭东;刘永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昌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N43/40;A01N37/5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林天福 |
地址: | 61501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粉病 大棚草莓 防治 草莓 治疗 抵抗能力 疾病预防 生物制剂 生育周期 叶面喷施 植株生长 熏蒸 发生率 花果 硫磺 喷洒 预防 农作物 繁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方法,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棚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属于农作物疾病预防治疗方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白粉病发生率低,产出草莓成品质量尽可能优良的用于大棚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方法。所述的防治方法在植株生长发育期采用无机化学药物以喷洒的方式完成对白粉病的治疗;在花果繁殖产出期以硫磺为原料采用熏蒸的方式完成对白粉病的预防和治疗;在草莓的整个生育周期采用生物制剂以叶面喷施的方式增加草莓对白粉病的抵抗能力完成对白粉病的预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大棚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属于农作物疾病预防治疗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草莓白粉病英文名为Strawberry powdery mildew,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特别是保护地草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50%以上,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草莓白粉病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苗期染病造成秧苗素质下降,移植后不易成活;果实染病后严重影响草莓品质,导致成品率下降;具有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迅速发展,蔓延成灾,损失严重等特点。
目前,生产中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应用农业防治,安全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即移栽前培育壮实的幼苗,移栽中剔除自身质量差的弱苗达到提高草莓自身抵抗能力的目的;移栽前后以及整个生产发育期,均在草莓白粉病害发生初期尽可能早、尽可能快的采用化学药剂进行即时、快速的喷洒治疗。虽然这些方法能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有时甚至还会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当今纯天然、无公害粮食、果蔬生产供应要求下,大量使用化学药剂总是会降低草莓这类即时性果蔬的性能。如何生产供应农药残留尽可能少、食用尽可能安全的果蔬产品便成为了本邻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白粉病发生率低,产出草莓成品质量尽可能优良的用于大棚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用于大棚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方法,所述的防治方法在植株生长发育期采用无机化学药物以喷洒的方式完成对白粉病的治疗;在花果繁殖产出期以硫磺为原料采用熏蒸的方式完成对白粉病的预防和治疗;在草莓的整个生育周期采用生物制剂以叶面喷施的方式增加草莓对白粉病的抵抗能力完成对白粉病的预防。
进一步的是,在草莓的整个生育周期还通过叶面喷施叶片细胞壁增厚剂促进叶片细胞壁的增厚提高草莓的抗病能力。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叶片细胞壁增厚剂为亚磷酸钾,其具体的喷施过程中为,
亩用量为120升,采用亚磷酸200克和氢氧化钾200克先后溶于水中配制成亚磷酸钾溶液120升进行叶面喷洒,间隔周期为7天喷一次。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植株生长发育期包括移栽一个月之内的移栽初期和移栽一个月至两个月的移栽后期,移栽初期的化学药物以烟酰胺类杀菌剂为主,移栽后期的化学药物以唑类呼吸抑制剂为主。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烟酰胺类杀菌剂为啶酰菌胺+醚菌酯或氟吡菌酰胺+肟菌脂,其具体的喷洒过程中为,
当采用啶酰菌胺+醚菌酯时,每亩用量为30~45毫升,对水45~60升喷一次;当采用氟吡菌酰胺+肟菌脂时,每亩20~30毫升,对水45~60升喷一次,喷洒周期均为间隔七天用药一次。
进一步的是,所述唑类呼吸抑制剂为吡唑萘菌胺+嘧菌酯或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其具体的喷洒过程中为,
当采用吡唑萘菌胺+嘧菌酯时,每亩30~50毫升,对水45~60升喷一次;当采用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时,每亩10~20毫升,对水45~60升喷一次,喷洒周期均为间隔七天用药一次。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生物制剂为哈茨木霉菌,其具体的喷施过程中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昌学院,未经西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68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