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均匀进料功能的药材加工处理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7322.9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3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全玉 |
主分类号: | B26D1/06 | 分类号: | B26D1/06;B26D7/06;B26D5/14;F26B11/14;F26B2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板 移动板 铁块 长条形磁铁 进料通孔 均匀进料 药材加工 限位槽 壳体 壳体右侧壁 开口朝上 壳体左部 停止运动 侧中间 侧壁 位槽 左端 相等 穿过 延伸 保证 | ||
一种具有均匀进料功能的药材加工处理用设备,包括处理壳体,所述处理壳体左部侧壁上开设有进料通孔,所述进料通孔处穿过有承载板,承载板左端延伸至处理壳体外侧,承载板右端与处理壳体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上侧中间处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内底部固定连接有长条形磁铁,所述承载板上侧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右部下侧固定连接有铁块,铁块位于限位槽内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长条形磁铁对铁块产生一定的吸引力,使得移动板在失去动力后随即停止运动,有效保证了移动板移动距离的相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均匀进料功能的药材加工处理用设备。
背景技术
药材即可供制药的原材料,在中国尤指是中药材,即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的中药原料。中药是中国传统的药材,中国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包含数千年中药文明又融合近现代西药文明所创造的中西药并举、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等多种原因,各地区的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应用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形成了具有不同内涵、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即中药材、民间药和民族药。对于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己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一般传统中药材讲究地道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为了能够获得更长的保存期,药材在保存前一般会进行晾干处理,但晾干速度较慢,且对天气的依赖性较大,因此需要利用辅助热量供应来提高干燥效果。但是药材内部仍难以被完全干燥,需要将内部切开以实现彻底的干燥,因此药材一般都会对其经常切片处理,与此同时,药材被切成片状,在蒸煮时可以将药材中的药效有效提取出来,提高了药材的效力。在现有技术中,药材的切片与干燥是分开进行的,降低了药材的加工效率,同时药材在进行干燥处理时,外界空气升温较慢,导致干燥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种一种具有均匀进料功能的药材加工处理用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均匀进料功能的药材加工处理用设备,包括处理壳体,所述处理壳体左部侧壁上开设有进料通孔,所述进料通孔处穿过有承载板,承载板左端延伸至处理壳体外侧,承载板右端与处理壳体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上侧中间处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内底部固定连接有长条形磁铁,所述承载板上侧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右部下侧固定连接有铁块,铁块位于限位槽内部;所述移动板左部上侧固定连接有药材夹持套筒,药材夹持套筒上固定有药材,所述移动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槽,且承载板左部上方的处理壳体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棘爪传递装置;所述承载板上方的处理壳体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间歇切断装置,所述间歇切断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顶端与处理壳体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与处理壳体左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曲轴,曲轴外端与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曲轴上套设有转动套筒,转动套筒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底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竖直板,竖直板底端固定连接有刀片;所述处理壳体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底端与第三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水平杆,水平杆下侧均匀设置有若干铰链,所述铰链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上均匀布置有若干搅拌凸起,所述处理壳体内底部布置有加热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药材与通槽之间的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全玉,未经刘全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73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