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径橡胶弯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7725.3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8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张志勇;郦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太平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55/02;F16L33/28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324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管 变径 软管接头 首尾两端 橡胶弯管 管体 减震效果 截面结构 抗震性能 使用寿命 输送介质 输送能力 逐渐减小 简便性 伸长率 下管体 冲刷 对管 过磨 胶管 膨胀 延伸 拓展 | ||
本发明了公开了一种变径橡胶弯管。它包括弯管本体以及弯管本体首尾两端连接的内径不同的两个软管接头,弯管本体为从一端到另外一端内径逐渐减小的变径截面结构的管体,两个软管接头分别安装在管体的首尾两端,所述弯管本体的弯曲角度为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90°。其优点在于:大大提高了抗震性能,减震效果好,从而保护了泵,延长其使用寿命,其管道没有明显的台阶,压力的变化过渡偏于平缓,降低了输送介质对管壁的冲刷力度,提高了输送能力以及泵的利用率;弯管能够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安装连接的简便性,并且消除了其中的容易过磨的隐患,很好地延伸了胶管的功能,拓展了使用范围,降低了工作压力下管体的膨胀与伸长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挖泥船上管道之间连接的橡胶弯管,具体地说是一种变径橡胶弯管。
背景技术
目前,挖泥(砂)船上连接泵的前后管道都是钢管,有大角度弯曲且还是大小口径过渡。虽然在直管道上使用橡胶短管,但减震效果还是不够理想,常常带来泵壳时常出现震裂的情况的问题,对泵的利用率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加上普通的钢质弯管在输送过程中的使用寿命也不是很理想,因此,如何对连接泵的前后管道进行设计成为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减震能力与输送能力,且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能有效地保护泵,提高管线的输送效率的变径橡胶弯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变径橡胶弯管,包括弯管本体以及弯管本体首尾两端连接的内径不同的两个软管接头,弯管本体为从一端到另外一端内径逐渐减小的变径截面结构的管体,两个软管接头分别安装在管体的首尾两端,所述弯管本体的弯曲角度为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90°。
所述弯管本体的管壁为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由内而外包括最内层的内衬层,缠绕在内衬层外的增强层以及贴覆在增强层外的外覆层。
所述弯管本体在侧截面上看形成内凹曲面和外拱曲面,所述内衬层具有从内凹曲面向外拱曲面厚度逐渐增大的端面截面形状。
所述软管接头包括带有筒体连接端的连接法兰以及与连接法兰配合安装的活动法兰,所述筒体连接端上焊接有止脱环,所述增强层、外覆层的首尾两端均通过捆扎钢丝固定在两端的筒体连接端上并通过止脱环定位。
所述内衬层从筒体连接端的内壁延伸至两个连接法兰的端面上并与软管接头硫化形成一个整体。
所述的内衬层、外覆层均是以天然橡胶为主体的混炼胶料制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采用由内衬层,增强层以及外覆层形成的橡胶型的管体结构并且直接制成具有弯曲角度的弯管本体,由此大大提高了抗震性能,减震效果好,从而保护了泵,延长其使用寿命,解决了传统上钢弯管+锥形缩口管及其连合体钢管的减震性差的缺陷;
2、将弯管本体设计为从一端到另外一端内径逐渐减小的变径截面结构的管体,最终形成渐进式弯曲缩口的形式,相比于传统的钢弯管+锥形缩口管及其连合体的钢管、胶管,其管道没有明显的台阶,压力的变化过渡偏于平缓,降低了输送介质对管壁的冲刷力度,提高了输送能力以及泵的利用率;
3、内衬层具有从内凹曲面向外拱曲面厚度逐渐增大的端面截面形状,使得外侧壁内衬层的厚度大于内侧壁的厚度,改特有的结构与弯管的冲刷特性相匹配,平衡了内衬层的综合磨损情况,进一步延长了弯管的使用寿命;
4、两端设计了软管接头结构,与传统的胶法兰结构(胶法兰相对较软,有一定的承压限度)相比,虽然增加了弯曲的陡度,但是稳定了管体的结构,并且使弯管能够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
5、两端软管接头在固定法兰的基础上,增加了活动法兰,提高了弯管的安装连接的简便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太平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太平橡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77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加热器的三通结构
- 下一篇:一种密封结构及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