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8265.6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3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罗华星;郑应福;唐地源;张金柱;梁蒙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圣泉生物质石墨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D11/52 | 分类号: | C09D11/52;C09D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佳 |
地址: | 2502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墨水 纳米纤维素 碳材料 粘结剂 制备 导电性 成膜性 溶剂 墨水 分散特性 研磨处理 分散液 重量份 沉淀 打印 过滤 掺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导电墨水主要由纳米纤维素、碳材料、粘结剂和溶剂制成,并且按重量份计,纳米纤维素0.01~1份、碳材料0.5~10份和粘结剂1~10份。其制备方法为:将纳米纤维素和碳材料分散在溶剂中,获得分散液,然后向其中加入粘结剂,之后搅拌、研磨处理,经过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所述导电墨水。本发明的导电墨水是在碳材料中掺杂纳米纤维素而成,纳米纤维素的加入改善了碳材料在导电墨水中的分散特性,提高了导电墨水的导电性,调节了墨水的粘度,改善了其成膜性,从而提高了墨水的打印适用性,显示出较高的导电性和成膜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印刷电子技术的产生,喷墨打印技术受到极大的关注,而导电墨水的制备是喷墨印刷技术中最关键的部分之一,而导电填料是决定导电墨水导电性能的关键因素。按导电填料分类,导电墨水可以分为三大类:有机、无机和复合材料。有机类主要指高分子系,无机类包括金属系和碳系,金属系包括金、银、铜等无机纳米粒子,碳系包括炭黑、石墨、碳纳米管、碳纤维以及其混合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产品正逐步向环保型、节约型、低成本型和长时间的耐用型转变,所以传统的高分子型和金属型都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碳系的导电墨水正逐步展现出其自身的优势。碳系导电油墨价格较便宜,但导电性和耐湿性较差,只能用于导电性要求低的产品印刷。
传统碳系导电油墨中的常见填料包括炭黑、石墨和碳纤维等,其电导率随碳的种类变化而变化,具有成本低、质轻、性能稳定,固化后耐酸碱和化学溶剂腐蚀,油墨附着力强等优点。然而,炭黑、石墨和碳纤维的导电性能已无法满足未来印刷电子行业的发展需求。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高导电性的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墨水,该导电墨水是在碳材料中掺杂纳米纤维素而成,纳米纤维素的加入改善了碳材料在导电墨水中的分散特性,提高了导电墨水的导电性,调节了墨水的粘度,改善了其成膜性,从而提高了墨水的打印适用性,显示出较高的导电性和成膜性。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并且流程简单,不涉及复杂设备,因此极易工业化推广。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电墨水,主要由纳米纤维素、碳材料、粘结剂和溶剂制成,并且按重量份计,纳米纤维素0.01~1份、碳材料0.5~10份和粘结剂1~10份。
本发明与常规碳系导电墨水的区别在于,在墨水中掺杂了一定比例的纳米纤维素,而由于纳米纤维素具有表面效应、尺寸效应、超高强、超柔韧等优良特性,因此,可以增加碳材料在溶剂的分散度以及分散体系的稳定,使其不易沉淀或发生相分离,因此,避免了由于分散不均匀导致导电性降低、由于分散体系不稳定导致墨水附着力低等问题。
经测试,本发明提供的导电墨水的导电性比不添加纳米纤维素的墨水提高了20%以上,附着力提高了50%以上。
本发明所述的碳材料指本领域可用于导电墨水的的任意碳材料,例如炭黑、石墨、碳纳米管、碳纤维和石墨烯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导电墨水在选材和配比等方面,还可以作以下优化,以改善综合性能,具体如下。
优选地,按重量份计,纳米纤维素0.01~0.1份、碳材料0.5~5份和粘结剂5~10份。
优选地,所述纳米纤维素的直径5~20nm,长径比为≥200。
优选地,所述碳材料至少包含石墨烯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圣泉生物质石墨烯研究院,未经山东省圣泉生物质石墨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82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