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真实人脸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8839.X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4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冯子亮;张自友;邱晨鹏;林野;陈攀;韩震博;邓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可见光 图像 真实 检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真实人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红外摄像头采集人脸红外图像,可见光摄像头同步采集人脸可见光图像;
所述红外图像为灰度图像;所述可见光图像为彩色图像;
步骤2,检测红外和可见光图像中是否同时存在人脸模型;若否,判定为非真实人脸;
步骤3,检测可见光图像色彩度量值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否,判定为非真实人脸;
步骤4,根据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计算人脸尺度系数是否在范围内;若否,判定为非真实人脸;
步骤5,计算红外图像综合纹理向量与标准向量的距离是否小于阈值;若否,判定为非真实人脸;
步骤6,计算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对应特征点距离的方差是否大于阈值;若否,判定为非真实人脸;
在步骤2到步骤5的判定中,若判断为非真实人脸,则不再进行后续判定;若通过全部步骤依然未判定为非真实人脸,则判定为真实人脸;
所述步骤3,包括:
提取可见光图像中人脸矩形框对应区域图像的HSV信息,计算S与H的比值作为色彩度量值,若小于设定的阈值,则可判定为灰度照片,进而可判定为非真实人脸;
所述步骤4,包括:
计算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中人脸矩形框的面积平均值,计算两矩形框中心在图像坐标系中的距离;再计算所述面积平均值与所述距离的比值作为人脸尺度系数;若该系数在设定的范围外,则可判定为尺寸与真实相差太大的照片或3D模型,进而判定为非真实人脸;
所述步骤5,包括:
在红外图像中,计算人脸脸颊区域梯度特征S1,人脸鼻子区域梯度特征S2,人脸特征点外轮廓区域信息熵特征S3;将S1、S2、S3组合成一个三维向量,称为综合纹理向量,计算此向量与依据真实情况得到的标准向量的距离,并与设定阈值比较,若大于设定的阈值,判定为非真实人脸;
所述脸颊区域梯度特征S1是指,根据人脸红外图像特性,计算左脸脸颊区域从右到左的x方向梯度,以及右脸脸颊区域从左到右的x方向梯度,统计满足梯度值在设定范围内的像素点个数,计算所述像素点个数与整个计算区域总点数的百分比,作为脸颊区域的梯度特征;
所述鼻子区域梯度特征S2是指,先查找鼻子区域中灰度值最大的像素点,然后统计鼻子区域所有像素点与该像素点的灰度差值,再计算平均值,作为鼻子区域的梯度特征;
所述人脸特征点外轮廓区域信息熵特征S3是指,遍历人脸特征点外轮廓区域,计算每个灰度值出现的概率,再根据信息熵公式计算各灰度值的总期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检测红外和可见光图像中是否同时存在人脸模型;若否,判定为非真实人脸,包括:
采用现有技术提取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中的人脸模型,得到对应的人脸矩形框和人脸特征点集;若不能在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中同时检测到人脸,则可判定为照片或电子相册,进而判定为非真实人脸;
所述人脸模型,指包含人脸主要特征的特征点集,称为人脸特征点或人脸特征点集;以及包含所有特征点的外接矩形,称为人脸矩形框;人脸特征点中轮廓部分特征点连线构成人脸特征点外轮廓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计算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对应特征点距离的方差是否大于阈值;若否,判定为非真实人脸,包括:
根据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人脸特征点集数据,求取对应特征点在图像坐标系中的距离,然后计算方差;由于特征点处在同一平面普通照片方差较小,真实人脸方差较大;若方差小于设定阈值,则判定为非真实人脸。
4.一种基于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真实人脸检测装置,包括:
红外摄像头:用于采集被测目标的红外光图像;
可见光摄像头:用于采集被测目标的可见光图像;
红外发光模组:用于主动向被测目标发射红外光线;
数据获取及处理单元:分别与红外摄像头、可见光摄像头以及红外发光模组连接,根据需要向被测目标发射红外光,获取被测目标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而判定是否为真实人脸;
所述数据获取及处理单元,包括:
人脸检测模块:执行权利要求1中步骤2所述的方法;
色彩判定模块:执行权利要求1中步骤3所述的方法;
尺度判定模块:执行权利要求1中步骤4所述的方法;
综合纹理判定模块:执行权利要求1中步骤5所述的方法;
深度信息判定模块:执行权利要求1中步骤6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883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