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计算平台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9825.X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3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鹏;陈志峰;周平;陈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云计算平台 测试 能力水平 测试过程 测评 架构 测试环境 测试需求 测试执行 等级测评 等级要求 预期结果 云计算 比对 信息技术 参考 部署 | ||
1.一种云计算平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的测试对象为云计算平台,该方法将云计算平台能力水平划分为四级,即基础级、扩展级、增强级和引领级;
在测评能力上,所述基础级和扩展级用于测试构建云系统的能力,增强级用于测试云计算平台提供运维和运营的能力,引领级用于测试在增强运维和运营能力同时,云计算平台的跨云、性能和可审计性的非功能性能力;
在测评内容上,基础级测试内容包括资源层测试、服务层测试、访问层测试、用户层测试;
扩展级对基础级测试内容进行扩充外,增加了安全组件测试内容;
增强级在扩展级之上增加了运营支撑组件测试、业务支撑组件测试、开发组件以及跨云组件测试内容;
引领级在增强级之上增加了跨云测试、性能和可审计性的非功能性能力测试以及对等服务集成组件测试、互操作性组件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计算平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测试方法的测试步骤为:
步骤一:登录云服务平台,通过控制命令创建虚拟机,并为虚拟机分配CPU、硬盘和IP,用于计算存储网络资源;
步骤二:云服务平台根据配置参数启动虚拟机,并将虚拟机加入虚拟集群节点中;
步骤三:根据被测云平台测试等级设计测试用例;
步骤四:每一项测试用例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测试工具、测试命令、预期结果和测试结果,在满足测试环境条件后,利用测试工具和测试命令形成测试脚本,并将测试脚本在虚拟机上运行;
步骤五:根据虚拟机运行脚本的测试结果,与测试用例进行比对,对照是否达到测试用例中的预期结果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计算平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基础级中,所述资源层测试内容包括资源抽象和控制组件测试,用于测试云平台支持服务器情况,其中,资源抽象确保对底层基础设施能够进行使用;控制组件提供对物理计算资源的访问,实现对资源池中的资源调度、迁移的管理。
在基础级中,服务层测试内容包括服务能力组件测试、业务能力组件测试、管理能力组件测试;其中,服务能力组件基于底层资源池向用户提供不同类型的云服务;业务能力组件支持用户访问与云服务提供相关的业务功能;管理能力组件支持用户访问与云服务提供相关的管理功能;
在基础级中,访问层测试内容包括访问控制组件测试、连接管理组件测试,其中,访问控制组件限制用户对预设服务的使用,通过提供和检查证明文件实现对用户的鉴别,并对鉴别通过的用户使用预设的服务进行鉴权;连接管理组件依据来自用户层组件的流量和/或流向用户层组件的流量,提供对QoS策略的执行;
在基础级中,用户层测试需要对用户控制组件测试,其中,用户控制组件测试包括用户功能组件测试、业务功能组件测试与管理功能组件测试;业务功能组件包括云服务的选择和订购,使用云服务涉及的账务和财务管理;管理功能组件包括用户身份和配置文件管理、对服务活动和服务使用的监控、事件处理和问题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计算平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展级较于基础级的扩充测试内容为:资源和抽象控制组件测试用例、物理资源组件测试、业务能力组件测试用例、服务编排组件测试、访问控制组件测试用例、用户控制组件测试用例、鉴别和身份管理组件、授权和安全策略管理组件和加密管理组件测试;
在扩展级中,所述物理资源组件测试内容为硬件资源,包括计算机、网络,存储和其他物理计算基础设施元素;
在扩展级中,服务编排组件提供对多个服务组件的协调、聚合和组合,以实现云服务的交付,测试指标为云服务的交付能力;
在扩展级中,鉴别和身份管理组件提供访问云服务及其相关管理和业务能力时的用户身份识别能力,测试指标为用户身份识别能力;
在扩展级中,授权和安全策略管理组件为用户访问特定的功能或数据提供授权控制和安全策略应用能力,测试指标为安全能力;
在扩展级中,加密管理组件提供与数据加密有关的能力,测试指标为加密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982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