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接头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0158.7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6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高镜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E04G5/00;E04G5/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上组件 下组件 立管 上定位孔 上端 下夹片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插销 接头组件 上销孔 水平杆 下翼片 横杆 穿插 整体稳定性 架体结构 下定位孔 一体成型 定位孔 可插入 上夹片 上翼片 枢接孔 下销孔 斜撑杆 插槽 插片 插置 夹持 下端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接头组件,包括上组件和下组件;下组件一体成型在立柱的上端,下组件具有形成在立柱上端的下夹片、下翼片和下定位孔;上组件具有可插入立柱中的立管,立管上形成上定位孔、上翼片、上夹片和上销孔,立管插入立柱上端中并借助插销穿插在下定位孔和上销孔中使上组件和下组件固定在一起,上定位孔供立柱下端插入立管中时借助插销穿插在上定位孔和立柱的下销孔中使上组件和立柱固定在一起;上、下翼片上都形成枢接孔供斜撑杆连接,上、下夹片之间形成夹持水平杆和横杆的空间,上、下夹片还形成插槽供水平杆和横杆的插片插置定位。此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可保证架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技术,特别与走道板的安装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本世纪初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型脚手架技术,对施工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它将高处作业变为低处作业,将悬空作业变为架体内部作业,具有显著的低碳性,高科技含量和更经济、更安全、更便捷等特点。
附着升降脚手架是指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装置的外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主要由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架体结构、附着支座、防倾装置、防坠落装置、升降机构及控制装置等构成。
现有技术中,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架体结构100包括立杆110、水平杆120、横杆130、斜撑杆140和接头组件150,如图1至4所示,立杆110、水平杆120、横杆130、斜撑杆140通过接头组件150连接固定在一起,立杆110、水平杆120、横杆130、斜撑杆140都采用螺栓160锁固在接头组件150上,组装操作麻烦,特别是立杆110、水平杆120和横杆130组装后容易出现偏斜,比如水平杆120和横杆130无法保证在同一水平面中,立杆110无法保证垂直于水平面,直接影响架体结构100的整体稳定性;另外,走道板200是直接铺设在架体结构100的内、外两根水平杆200上,走道板200的高度往往无法适合工人作业,走道板200的位置存在偏低的情形,工人安装时需要抬头、踮脚作业,操作十分不方便,无形之中加大了劳动强度。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之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之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接头组件,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接头组件,其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可保证架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接头组件,可使安装时工人处于最舒服的位置,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接头组件,包括上组件和下组件;下组件一体成型在立柱的上端,下组件具有形成在立柱上端的下夹片、下翼片和下定位孔;上组件具有可插入立柱中的立管,立管上形成上定位孔、上翼片、上夹片和上销孔,立管插入立柱上端中并借助插销穿插在下定位孔和上销孔中使上组件和下组件固定在一起,上定位孔供立柱下端插入立管中时借助插销穿插在上定位孔和立柱的下销孔中使上组件和立柱固定在一起;上、下翼片上都形成枢接孔供斜撑杆连接,上、下夹片之间形成夹持水平杆和横杆的空间,上、下夹片还形成插槽供水平杆和横杆的插片插置定位。
所述上、下翼片分别垂直位于上、下夹片的上方和下方,且上、下翼片分别正对于上、下夹片的插槽,上、下翼片还分别对应上、下夹片的插槽形成让位槽供水平杆和横杆的插片插置。
所述立柱在下夹片的上方形成下限位结构,上组件和下组件组装时,下限位结构限制上组件插入下组件的长度,并固定上、下夹片之间夹持水平杆和横杆的空间高度。所述下限位结构具体是立柱突出于下夹片上方的管段,此管段抵在上夹片的下方实现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安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安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01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单节能高空载人清洗系统
- 下一篇:可收放的伸缩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