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止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1560.7 | 申请日: | 2018-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0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宋义军;李冬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普赛特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知帮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82 | 代理人: | 刘瑞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止水器,用于锚杆杆体和混凝土底板连接处的防渗,设置在混凝土底板中锚杆杆体上,它包括板体和穿设于板体上的筒体,所述筒体开设有供锚杆杆体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壁开设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填充有密封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锚杆杆体和混凝土底板连接处止水器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盖体、筒体、板体穿设于锚杆杆体,并移动至杆体合适位置;在第一环形凹槽与锚杆杆体之间的空腔内填充密封胶;盖体盖合于筒体。本发明提供的止水器,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止水器。
背景技术
在建筑基础的深度大于地下水位的情况下,建筑物会受到地下水的浮力影响产生上浮,当浮力大于建筑物重量时,通常在底板下方设置抗浮锚杆。
抗浮锚杆施工过程请参考图1,先在施工面钻孔,将抗浮锚杆杆体01一端放入孔中,然后注水泥砂浆或纯水泥浆,预留一段锚杆杆体待锚杆抗拔力达到设计要求后浇筑于混凝土底板中。由于抗浮锚杆杆体01需要穿过底板02以及底板02下方的防水层03,导致防水层03的完整性被破坏,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发生渗漏的几率。
现有技术解决此类问题通常有两种方式:一、在钻孔外的抗浮锚杆杆体01上焊接一个止水片,以增加毛细水沿锚杆杆体轴线方向的路径,达到防渗的目的。但在焊接止水片时会出现如下问题:1、满焊不到位时会有漏点;2、止水片焊接为刚性连接,在受力时产生变形也会出现漏点。同时由于焊接会影响钢筋抗拉强度,钢筋强度越高,焊接后钢筋强度损失越大,因此不适用于高强度精轧螺纹钢。
二、在钻孔外的抗浮锚杆杆体01上设置橡胶止水环或橡胶止水带04,橡胶止水环或橡胶止水带04遇水膨胀,以此达到防水防渗作用。但此方法受雨天影响较大,浇筑混凝土底板时常会出现止水环或止水带提前膨胀,待混凝土凝固后回缩形成空腔不能达防渗作用,具有较大隐患,尤其是锚杆杆体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锚杆防水防渗问题更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水器,用于解决锚杆贯穿底板后的渗漏问题。
本发明公开的止水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止水器,用于锚杆杆体和混凝土底板连接处的防渗,包括板体和穿设于板体上的筒体,所述筒体开设有供锚杆杆体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壁开设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锚杆杆体围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密封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筒体一端固定有盖体,所述盖体上开设有供锚杆杆体穿过的第二通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环形凹槽设于筒体上靠近盖体一端顶部,所述盖体盖设于第一环形凹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孔内壁或第二通孔内壁设有用于固定锚杆杆体的螺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筒体外壁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设于筒体靠近盖体一端顶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有用于固定盖体的螺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筒体和板体为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密封胶为遇水膨胀止水胶。
一种用于锚杆杆体和底板连接处止水器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盖体、筒体、板体穿设于锚杆杆体,并移动至杆体合适位置,在第一环形凹槽与锚杆杆体之间的空腔内填充密封胶,盖体盖合于筒体。
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第一环形凹槽与锚杆杆体之间的空腔内填充密封胶中,填充密封胶后沿锚杆杆体轴向移动筒体,将部分密封胶均布于筒体与锚杆杆体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盖体、筒体、板体可按先后顺序穿设于锚杆杆体合适位置,其中,盖体与板体位置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普赛特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普赛特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15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