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稠油乳化降粘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451689.8 申请日: 2018-05-12
公开(公告)号: CN108690594A 公开(公告)日: 2018-10-23
发明(设计)人: 张亚刚;艾克热木·牙生;张乐涛;王璐璐;姜莹芳;陈玉荣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9K8/584 分类号: C09K8/584;E21B43/22
代理公司: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06 代理人: 张莉
地址: 830011 新疆维吾尔*** 国省代码: 新疆;6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稠油 制备 表面活性剂 乳化降粘 破乳 乳化 高温蒸汽 乳液体系 脱水现象 粘度体系 植物油脂 低粘度 活性水 温度段 食用油 皂化 配制 废弃 变质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乳化降粘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二手、废弃、变质的食用油或植物油脂为原料经过简单皂化制备表面活性剂,再将表面活性剂与配制的活性水混合,加入稠油搅拌,得到稠油乳化降低粘度的体系,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稠油乳化降低粘度体系在温度20℃下静置7天都不会发生破乳脱水现象,始终保持体系低粘度,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应用于高温蒸汽温度小于等于300℃范围内的任何温度段。制备的稠油乳液体系破乳简单、高效,只需在大于等于35℃温度下静置便可。该方法制备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乳化降粘的方法,属于油田稠油开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加,美国能源部、国际能源机构和世界能源理事会共同提出下一个五十年,原油仍为能源的主要来源。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2014年的会议指出到2040年,原油的需求量将达每天1.111×108桶,比目前的消费量增长23.1%。随着对传统原油(轻质油和中质油)的不断消耗,如何开发利用稠油逐渐受到关注。

从世界范围来看,稠油和超稠油可占到原油总量的70%,我国的稠油资源亦非常丰富,已在12个盆地发现了70多个重质油田,国内每年稠油产量约占原油产量的10%,但仍有约7.0亿吨的超稠油地质储量未能动用。

稠油同原油一样,含有多种复杂组分,可分为沥青质、胶质、芳香烃类和饱和烃类四大类型,但其中沥青质和胶质含量高,导致其粘度大,流动性差,因此稠油在井筒和地面运输管道中的流动能力差,为稠油的开采和运输造成很大的困难。一般地,稠油在地层的储藏条件(地层温度一般较高,例如新疆塔河油田的地层温度可高达140℃)下有一定的流动性,但在井筒举升过程中由于温度的骤降而引起粘度的迅速增大而使其流动性逐渐变差,因此,为了保证正常的生产输送作业,降低稠油粘度进而改善其流动性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根据原油分类,稠油主要分为普通稠油、特稠油以及超稠油,其中普通稠油的API比重指数在10~22°范围内,粘度为100~10000mPa·s;特稠油和超稠油的API通常是不大于10°,特稠油粘度大于10000mPa·s,超稠油粘度超过50000mPa·s。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主要稠油降粘技术包括加热降粘(注热水、注蒸汽、电磁加热等)、掺稀降粘、催化裂解降粘、乳化降粘等。

加热是降低稠油粘度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很快的降低稠油的粘度,尽管效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在加热位置安装一些相关配套装备,能耗高,这就增加了成本,尤其对低温下的作业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831444.9)提供了一种稠油降粘加热装置及稠油降粘加热系统。稠油降粘加热装置包括电流导体、绝缘物和发热管,发热管的管腔填充有绝缘物,绝缘物内固定有电流导体。电流导体通电产生磁场,发热管受到磁场的磁力线作用产生热量。该装置整体结构紧凑,发热均匀。稠油降粘加热系统包括稠油降粘加热装置、输油管道和配电柜。稠油降粘加热装置设置在输油管道内,与配电柜电连接,通电后电流导体产生磁场,磁力线作用于发热管和原油,原油自身受到磁化,发热管产生均匀热量加热原油,降低粘度,达到稠油降粘加热的目的。

掺稀降粘在降低稠油粘度的同时,还可显著降低其密度,提高油水相对密度差,有利于后续提炼过程中的脱水,该法使用条件温和、操作简便而倍受人们的关注。更重要的是,该法还有很多其它的优势,例如在稠油中掺入稀油或者甲苯,与乳化法相比,可以保持原油的自身性质不变,不易在油田停输期间发生管道凝固;而且,掺稀降粘不受原油流速和粘度的影响。然而,该方法的主要弱点就是仅适用于稀油资源充足的油田,而且甲苯类溶剂的成本较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16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