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落伞弹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2780.1 | 申请日: | 2018-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3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雨;汪梁;尹午荣;胡江颢;刘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17/72 | 分类号: | B64D17/72;B64D17/8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徐红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气瓶 牵引部件 降落伞 爆破片 降落伞舱 压力舱 刺破 抛射 降落伞弹射装置 压缩气体 瓶口 伞绳 压缩气体容器 出气孔处 动力来源 面连接 折叠 开伞 预设 气压 对准 破裂 释放 | ||
1.一种降落伞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降落伞面、伞绳、牵引部件、降落伞舱、牵引部件舱、抛射舱、压力舱、爆破片、压缩气体容器、刺破部件以及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降落伞面折叠于所述降落伞舱内;
所述伞绳的一端与所述降落伞面连接,所述伞绳的另一端与所述降落伞舱相连;
所述牵引部件位于所述伞绳与所述降落伞面的连接处,放置于各个所述牵引部件舱中,所述牵引部件用于在所述降落伞面向外抛射过程中牵引所述伞绳和降落伞面;
所述牵引部件舱与所述降落伞舱均位于所述抛射舱内;所述牵引部件舱以及所述降落伞舱均通过导气孔与所述抛射舱相连通;
所述爆破片设置于所述压力舱的出气孔处;
所述压缩气体容器设置于所述爆破片的下方,所述压缩气体容器的密封部朝下;
所述刺破部件的固定端设于所述压缩气体容器的下方,所述刺破部件的自由端对准所述压缩气体容器的密封部;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刺破部件刺破所述压缩气体容器的密封部,使所述压缩气体容器中的压缩气体释放到所述压力舱中,当所述压力舱中气压大于预设值时,所述爆破片破裂,压缩气体释放到所述抛射舱内,部分压缩气体通过所述牵引部件舱的导气孔从所述抛射舱进入所述牵引部件舱中,推动所述牵引部件向外抛射;部分压缩气体通过所述降落伞舱的导气孔从所述抛射舱进入所述降落伞舱中,推动所述降落伞面向外抛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落伞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弹射部件、弹性元件以及触发部件,其中,
所述弹射部件设置于所述刺破部件与所述弹性元件之间;
所述触发部件控制所述弹射部件的锁定状态,当降落伞需要打开时,所述触发部件控制所述弹射部件解除锁定,使处于压缩状态的所述弹性元件推动所述弹射部件,进而推动所述刺破部件刺破所述压缩气体容器的密封部,使所述压缩气体容器中的压缩气体释放到所述压力舱中,气压大于预设值时,所述爆破片破裂,压缩气体从所述压力舱冲入所述抛射舱内,部分压缩气体通过所述牵引部件舱的导气孔从所述抛射舱进入所述牵引部件舱中,推动所述牵引部件向外抛射;部分压缩气体通过所述降落伞舱的导气孔从所述抛射舱进入所述降落伞舱中,推动所述降落伞面向外抛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落伞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破部件,其自由端的端部为尖部,该尖部对准所述压缩气体容器的密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落伞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件以及牵引部件舱包括多个,每个所述牵引部件分别位于所述牵引部件舱中;各个所述牵引部件舱环绕于所述降落伞舱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降落伞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薄膜舱盖,所述薄膜舱盖覆盖于所述降落伞舱和所述牵引部件舱的上方;当所述降落伞面及所述牵引部件向外抛射时,所述薄膜舱盖能及时被冲开,释放所述降落伞面及所述牵引部件。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装置的降落伞弹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1:当降落伞需要打开时,控制刺破部件刺破压缩气体容器的密封部;
S12:释放压缩气体到压力舱中,当气压大于一定预设值时,爆破片破裂,压缩气体冲出压力舱,推动降落伞面向外抛射,所述降落伞面向外抛射过程中,采用牵引部件牵引伞绳和伞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落伞弹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具体包括:
S111:当降落伞需要打开时,通过触发部件控制弹射部件解除锁定;
S112:通过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元件推动所述弹射部件;
S113:通过所述弹射部件推动所述刺破部件撞击所述压缩气体容器的密封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降落伞弹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还包括:当所述压力舱的气压达到预设值时,爆破片破裂,压缩气体推动牵引部件及降落伞面向外抛射,同时冲开薄膜舱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27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旋翼降落伞
- 下一篇:检测和警报针对飞行器的动态翻转状况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