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式雨伞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3019.X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1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前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前岭 |
主分类号: | A45B25/02 | 分类号: | A45B25/02;A45B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巢 伞棒 雨伞 伞面支架 支点连杆 支撑杆 钟摆 平行四边形 上下移动 雨伞支架 动力杆 开合 基点 施加 穿过 | ||
本发明雨伞支架是由伞面支架连杆、支撑杆、支点连杆和钟摆杆(这是比现雨伞多的)组成,伞面支架连杆部分是筝形ABCD或平行四边形ABCD,通过改变它们的形状来完成伞的开合。CD连杆延长并铰于伞棒上第一伞巢于F点,CDF为支点连杆,一条连杆一边铰第三伞巢于E点,另一边铰于CF连杆于J点,JE连杆是支撑杆,又是可施加动力的动力杆,第三伞巢可以上下移动。以A为基点的连杆铰伞棒第二伞巢于G点,第二伞巢固定在伞棒上,AG连杆即是钟摆杆。AG连杆内部有空腔,CF连杆穿过其中。AG连杆是本发明创新点之一。根据以上结构又衍生多种雨伞。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新式雨伞支伞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洐生出多种雨伞。
背景技术
现雨伞,主要有两种伞支架结构:一种是直杆雨伞的伞支架,另一种是折叠雨伞支架。
现直杆雨伞是3000年前中国人发明的,一直使用到现在,但基本结构未曾改变,直杆雨伞虽然相对折叠雨伞更坚固,但不能折叠,收合后携带不方便。
现折叠雨伞首先是德国工程师在1928年发明的,发展到今天分为二折、三折和五折雨伞,但随着折数的增加就越来越不稳定。
现雨伞,如更防风的双层雨伞、实际使用面积更大的不规则雨伞,不同的功能性的实现往往有不同的结构来实现。但由于现雨伞伞支架结构往往就是上述两种,这限制了更多功能性雨伞的出现。
本发明是伞结构方面的创新,结合现有技术,又可以洐生出多种结构的雨伞。
发明内容
鉴于现雨伞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更忧的方案。
一种新式雨伞包括伞棒、伞支架、伞布以及伞棒上的伞巢组成。
所述雨伞支架是由伞面支架连杆、支点连杆、支撑杆和钟摆杆组成。
所述伞面支架连杆是一个(为了便于论述,本发明以单骨伞支架加以说明)筝形支架 (ABCD)和AB连杆向外延伸的部分组成,(注:为了方便描述,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铰接点,如有例外将别加说明)。筝形支架(ABCD)中AB=AD,BC=CD,因为筝形的特点是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当然AB=BC也可以,因为菱形是特殊的筝形。筝形是与现雨伞的不同之处。
所述支点杆CD连杆和AD连杆其中之一作为支点连杆的一部分,两者作为支点连杆将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雨伞。
所述支点连杆,作为优选CD连杆延伸并铰于伞棒上的第一伞巢于F点,CF连杆是支点连杆,FG=CF(只有这样雨伞才能收合),第一伞巢固定在伞棒上。AB连杆是伞面连杆的部分,第一伞巢相当于现雨伞的上伞巢。
所述支撑杆,一边铰于伞棒上的第三伞巢(在第一伞巢下方,也就是下伞巢)于E点,另一边是连接BC连杆整条线或铰于BC连杆和CF连杆于J点,JE连杆或BCE都可以作为忧选其一的支撑杆又是动力杆,第三伞巢可以在伞棒上下滑动。
所述钟摆杆,筝形支架(ABCD)以A点为基点延伸一条连杆并铰于伞棒上的第二伞巢于G点为钟摆杆。第二伞巢在第一、三伞巢之间,并固定在伞棒上。AG连杆是钟摆杆,其有益效果在于,AG连杆叫钟摆杆是因为,如果把筝形支架(ABCD)看作一个有个整体,就如筝形支架(ABCD)以G点为支点在AG连杆上作钟摆运动,所以形象的叫AG连杆为钟摆杆。AG连杆等于伞面支架连杆上增加了一个支点,AG连杆看成一个支点杆,它帮助伞面支架机构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增加AG连杆是本发明创新点之一,并改变了现雨伞伞支架的结构。
进一步,AG连杆内部有空腔,CD连杆穿过其中或CD连杆内部有空腔,AG连杆穿过其中,并且均不影响雨伞的开合。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AG连杆与其它连杆存在交叉关系, AG连杆或CD连杆内部有空腔,CA连杆或AG连杆穿过。其有益效果在于,使用二维空间,有利于忧化空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前岭,未经王前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30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