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灵活可调的汽车维修打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3083.8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5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游颖;张泽涛;赵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41/00;B24B55/06;B24B41/02;B24B55/04;B24B47/12;B60S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横杆 移动底座 主动齿轮 支撑臂 打磨 汽车维修 可调的 灵活 焊接固定装置 固定装置 汽车漆面 手工打磨 支撑稳定 不均匀 下表面 支撑台 左侧壁 上端 滚轮 漆面 支撑 焊接 损害 | ||
1.一种灵活可调的汽车维修打磨车,包括支撑台(1)、移动底座(2)、滚轮(3)、固定装置(4)、支撑臂(5)和第一主动齿轮(8)、缓冲弹簧(20),所述支撑台(1)下部固定连接移动底座(2),所述移动底座(2)左侧壁焊接固定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蜗杆(16)、安装架(17)、蜗轮(18)和缓冲弹簧(20),所述固定装置(4)右侧设置安装架(17),所述安装架(17)下部固定安装蜗轮(18),所述蜗轮(18)左侧设置蜗杆(16),所述蜗杆(16)与所述蜗轮(18)啮合,所述蜗杆(16)上端贯穿所述固定装置(4),且固定连接止动杆(21),所述止动杆(21)和固定装置(4)之间设置缓冲弹簧(20),所述缓冲弹簧(20)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止动杆(21)下表面,所述缓冲弹簧(20)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4)上表面,所述缓冲弹簧(20)有两个,所述缓冲弹簧(20)相互靠近一侧抵接所述蜗杆(16)侧壁;所述蜗杆(16)下端固定连接吸盘(19);所述支撑台(1)上表面左侧焊接支撑臂(5),所述支撑臂(5)上端右侧固定连接连接横杆(7);所述连接横杆(7)中间位置固定安装第一主动齿轮(8),所述第一主动齿轮(8)设置在所述连接横杆(7)下表面下方,所述支撑台(1)中间位置上部固定安装立柱(6),所述立柱(6)上端通过锁紧螺栓(12)铰接水平导轨(11),所述水平导轨(11)上表面滑动连接滑杆(9);所述滑杆(9)上表面固定安装齿条(10),所述第一主动齿轮(8)与所述齿条(10)啮合;所述齿条(10)右端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杆(14),所述第一限位杆(14)焊接在所述滑杆(9)上表面右侧;所述滑杆(9)右端铰接打磨装置(15);所述打磨装置(15)内腔上部设置打磨电机(22),所述打磨电机(22)右侧设置保护罩(24),所述打磨电机(22)右侧输出端延伸至所述保护罩(24)中,且固定连接打磨刀片(23);所述保护罩(24)上下两侧固定连接第一缓冲垫(25);所述打磨电机(22)与所述保护罩(24)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罩(24)下端固定连接第三齿轮(31),所述第三齿轮(31)前侧设置第二限位杆(27);所述第三齿轮(31)上方设置第二齿轮(30),所述第二齿轮(30)与第三齿轮(3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0)左侧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活可调的汽车维修打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2)下表面两侧焊接滚轮(3),所述滚轮(3)对称设置在所述移动底座(2)下表面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活可调的汽车维修打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9)下表面焊接滑块(13),所述滑块(13)安装在所述水平导轨(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活可调的汽车维修打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电机(22)上下均固定连接调节气缸(26),所述调节气缸(26)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活可调的汽车维修打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杆(27)固定安装在所述打磨装置(15)内腔中右侧底部,所述第二限位杆(27)有两个,且关于所述第三齿轮(31)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活可调的汽车维修打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9)安装在所述打磨装置(15)内腔底部中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活可调的汽车维修打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15)左侧底部设置第二缓冲垫(28),所述第二缓冲垫(28)有两个,且关于所述驱动电机(29)对称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30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钢筋外表面的自动抛光打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的机器人打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