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量配合自动脱扣的高压避雷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4015.3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2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金凯;徐敏杰;杨礼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宇恬防雷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H01C1/01;H01C1/024;H01T4/10;H01T1/15;H01T1/16;H01T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506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避雷器 跳闸 能量配合 自动脱扣 段连接 并联 供电系统 氧化锌压敏电阻 自动脱扣装置 放电间隙 雷电活动 设备损坏 线路设施 运输方便 钼钛合金 过电流 过电压 雷击 输电 山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配合自动脱扣的高压避雷器,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与第二段连接并联,第二段与第三段连接并联,第一段包括自动脱扣装置,第二段包括锑钼钛合金放电间隙,第三段包括氧化锌压敏电阻组件。本发明运输方便,安装简便,安全性高,解决了在跨越山区和雷电活动频繁的区域,因为雷击产生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对线路设施造成冲击而导致线路跳闸或者设备损坏的问题,能够避免线路跳闸或者造成设施损坏对整个输电、供电系统造成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新能源、化工等行业集电、输电线路防雷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能量配合自动脱扣的高压避雷器。
背景技术
电力、新能源、化工等行业的集电、输电线路在跨越山区和雷电活动频繁的区域时极易因为雷击产生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对线路设施造成冲击而导致线路跳闸或者设备损坏。一旦线路跳闸或者造成设施损坏对整个输电、供电系统遭受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会损失大量的电能。目前各行业对集电、输电线路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在高海拔的山区更加容易因为雷电而产生跳闸和设施损坏。在目前的市场中没有一款专用的具备能量配合功能的高原型线路避雷器,同时产品自身具备从线路脱扣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量配合自动脱扣的高压避雷器,运输方便,安装简便,特别是能够保障在跨越山区和雷电活动频繁的区域,因为雷击产生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对线路设施造成冲击而导致线路跳闸或者设备损坏,避免线路跳闸或者造成设施损坏对整个输电、供电系统遭受损失,安全性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能量配合自动脱扣的高压避雷器,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与第二段连接并联,第二段与第三段连接并联,第一段包括自动脱扣装置,第二段包括锑钼钛合金放电间隙,第三段包括氧化锌压敏电阻组件;在集电、输电线路中因雷电、感应的过电压和过电流,首先经过第二段的锑钼钛合金组成的防雷放电间隙进行首次阻隔和泄放过电压、过电流,然后将通过第二段锑钼钛合金防雷放电间隙后的残压,再通过第三段的氧化锌压敏电阻后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同时当整个避雷器或者输电线路出现极端条件发生故障时,所述自动脱扣装置会自动与连接导体脱扣,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焊接并联,和/或,所述第二段与第三段焊接并联。
进一步地,包括用于将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中的部件组装为一体的密封构件。
进一步地,在所述密封构件的下方设置有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铝合金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设置有螺孔,使用螺丝通过螺孔,将底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构件包括塑封套。
进一步地,包括雷电计数器,所述雷电计数器与连接导体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装置材料本身为锑钼钛合金制成的,具备高导电性和抗腐蚀性适用于各种环境条件下,同时各部件为组装一体的密封构件,其内部性能基本不受外界气象条件所影响,特别适用于高海拔气象条件复杂的集电、输电线路防雷安装,外部为高绝缘塑封材料密封,下部为铝合金底座,运输方便,安装简便。
(2)本发明中带有自动脱扣装置,当避雷器或者输电线路出现极端条件发生故障时自动脱扣装置会自动与连接线路自动脱扣,安全性高。
(3)本发明中各部件为组装一体的密封构件,其内部性能基本不受外界气象条件所影响,特别适用于高海拔气象条件复杂的集电、输电线路防雷安装。
(4)本发明中外部为高绝缘塑封材料密封,下部为铝合金底座,运输方便,安装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宇恬防雷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宇恬防雷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40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