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织物结构电热复合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5637.8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2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杰;许福军;邱夷平;张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N3/1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层 电热层 支撑层 隔热 捆绑纱 三维织物结构 织物层 电热复合材料 编织 结构整体性 玄武岩纤维 玻璃纤维 发热效率 铜丝编织 阻燃涤纶 耐冲击 膨体纱 树脂层 穿设 叠设 竖直 加热 平行 复合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维织物结构电热复合材料:包括具有三维织物结构的织物层和复合在上述织物层上的树脂层,织物层包括保护层、电热层、隔热支撑层和捆绑纱,保护层、电热层和隔热支撑层在竖直方向上依次平行叠设,保护层、电热层和隔热支撑层之间通过捆绑纱进行连接,所述捆绑纱穿设于所述保护层、所述电热层和所述隔热支撑层上,保护层由玄武岩纤维作为编织而成,电热层由铜丝编织而成;隔热支撑层由阻燃涤纶膨体纱维编织而成,捆绑纱由玻璃纤维构成。本发明具有结构整体性好,加热速度快,发热效率高,耐冲击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维织物结构电热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热板材一般是将多层发热材料组成的电热片材的两面直接复合树脂层,以得到具有一定绝缘性和防水性的电热材料,再将电热材料复合在木板或者石材等板材上,上述结构具有如下缺点:由于电热片材的两面均会产生热量的散发,朝地面一侧铺设的电热板材会对地面进行加热,产生了不必要的能耗,减慢了加热速度。此外,由于电热片材是直接复合在树脂层里未经过加强处理,因此电热片材的抗冲击性较差,多层发热材料之间容易产生分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整体性好,加热速度快,发热效率高,耐冲击的三维织物结构电热复合材料。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三维织物结构电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三维织物结构的织物层和复合在上述织物层上的树脂层,设所述织物层平放在地面上时朝向地面的一面为下侧面,所述织物层背向所述地面的一面为上侧面,所述织物层包括保护层、电热层、隔热支撑层和捆绑纱,所述保护层、所述电热层和所述隔热支撑层在竖直方向上依次平行叠设,所述保护层、所述电热层和所述隔热支撑层之间通过捆绑纱进行连接,所述捆绑纱穿设于所述保护层、所述电热层和所述隔热支撑层上;
所述保护层具有保护层经纱和保护层纬纱,所述保护层经纱和所述保护层纬纱均为玄武岩纤维纱线;
所述电热层焊接有导电材料,所述电热层包括电热层经纱和电热层纬纱,所述电热层经纱和所述电热层纬纱都为第一铜丝;
所述隔热支撑层包括隔热支撑层经纱和隔热支撑层纬纱,所述隔热支撑层经纱和所述隔热支撑层纬纱均为阻燃涤纶膨体纱;
所述捆绑纱为玻璃纤维纱线;
所述导电材料为包含有多根第二铜丝的铜丝束;
所述树脂层的层数为两层,两层所述树脂层分别复合在所述织物层的两个侧面上,所述树脂层为环氧树脂层。
进一步的,所述玄武岩纤维纱线的线密度为400-2000tex,所述第一铜丝的直径为0.3-2mm,所述阻燃涤纶膨体纱的线密度为300-2000tex,所述玻璃纤维纱线的线密度300-2000tex,所述第二铜丝的直径为1mm。
进一步的,所述玄武岩纤维的线密度为800tex,所述第一铜丝的直径为1mm,所述阻燃涤纶膨体纱的线密度为1000tex,所述玻璃纤维纱线的线密度为400tex。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制备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维织物结构电热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选择纱线,选用800tex玄武岩纤维作为保护层经纱和保护层纬纬;选用直径为1mm的铜丝作为电热层经纱和电热层纬纱;选用1000tex阻燃涤纶膨体纱作为隔热支撑层的经纬纱,选用400tex玻璃纤维作为捆绑纱,选择铜丝束作为导电材料,上述铜丝束的每根铜丝的直径为1mm;
步骤二:启动三维织造机,按照步骤一的选择方案在三维织造机的入纱端引入各层经纱和捆绑纱,同步引入各层纬纱开始进行保护层、电热层和隔热支撑层的织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师范学院,未经泉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56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人造皮革生产线
- 下一篇:水性耳机套用革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