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气体报警器检定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6376.1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7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胡绪尧;孙健;杨静怡;闫柯乐;李智平;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37247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慧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准气管 测试箱 电磁阀 配气箱 稀释气管路 报警器 控制器 标准气 检定 气源 气体报警器 稀释气流量 标准气流 除湿模块 高效气体 管路连接 加热模块 检定效率 检定装置 控制系统 稀释气管 稀释气 加湿 量程 配备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气体报警器检定装置,包括标准气管路、稀释气管路、配气箱、测试箱和控制系统,所述标准气管路上依次设有标准气气源、电磁阀、标准气流量控制器,所述稀释气管路上依次设有稀释气气源、电磁阀、稀释气流量控制器,标准气管路和稀释气管路均连接配气箱,配气箱与测试箱通过管路连接,测试箱入口前安装有电磁阀,本发明不仅实现单人可以同时检定多台报警器;配备加湿除湿模块、加热模块,可以选择合适的环境条件;还可以根据气体报警器的量程配置不同浓度的标准气,提高检定效率,节省检定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报警器检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气体报警器检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可燃、有毒报警器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化工、冶金、制造、矿山、饭店、车站等领域,报警器数量庞大,往往在检定维护气体报警器的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时间,检定效率太低,现场使用人员经常处于无报警器状态,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检定人员的检定成本过高,每种报警器的量程不同,检定人员需要准备不同浓度的标准气。
经过调研发现,现有报警器检定装置存在以下问题:不能同时检定多台报警器;检定报警器的时间过长;检定过程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报警器的量程不同,需要标准气的浓度也不同,检定人员需要准备许多标准气,成本过高。目前,还没有一种报警器检定装置可以同时解决上述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气体报警器检定方法及装置,配备有测试箱,单人可以同时检定多台报警器;配备加湿除湿模块、加热模块,可以选择合适的环境条件;配备自动配气系统,可以根据气体报警器的量程配置不同浓度的标准气,提高检定效率,节省检定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气体报警器检定装置,包括标准气管路、稀释气管路、配气箱、测试箱和控制系统,所述标准气管路上依次设有标准气气源、电磁阀D1、标准气流量控制器,所述稀释气管路上依次设有稀释气气源、电磁阀X1、稀释气流量控制器,标准气管路和稀释气管路均连接配气箱,配气箱与测试箱通过管路连接,测试箱入口前安装有电磁阀D,所述测试箱内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气体报警器的卡座,并设有除湿加湿装置、加热装置和风机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配气箱内设有预混合仓和二次混合仓,所述预混合仓上设有标准气进气口、稀释气进气口和预混合气出口,标准气管路连接预混合仓的标准气进气口,标准气进气口上依次设有标准气质量控制计和电磁阀D2;稀释气管路连接预混合仓的稀释气进气口,稀释气进气口上依次设有稀释气质量控制计和电磁阀X2,所述稀释气质量控制计后并联设有一条连接二次混合仓的二次稀释管路,所述二次稀释管路上设有电磁阀X3;所述预混合仓上的预混合气出口连接二次混合仓,并且预混合气出口上设有电磁阀D3。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阀D1、电磁阀D2、电磁阀D3、电磁阀D、电磁阀X1、电磁阀X2、电磁阀X3、标准气流量控制器、标准气质量控制计、稀释气流量控制器、稀释气质量控制计、除湿加湿装置、加热装置和风机装置均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实现自动控制。
一种高效气体报警器检定方法,利用前述的气体报警器检定装置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a.一次检定多台报警器的步骤;
b.自动配气、检定不同量程报警器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63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