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蛎粉与抗性糊精组合物在高尿酸血症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6577.1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4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曾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圣露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618 | 分类号: | A61K35/618;A61K9/14;A61K47/36;A61P19/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成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性糊精 牡蛎粉 高尿酸血症 碱性水 生产成本低 尿酸排泄 原料价格 补充 补钙 应用 | ||
一种牡蛎粉与抗性糊精组合物在高尿酸血症的应用,包括抗性糊精粉2份,牡蛎粉5份。有益效果是:副作用小,补充人体碱性水,促进尿酸排泄;原料价格低,生产成本低,价格低,竞争力强;一方面可以补充碱性水,另一方面可以补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药物的组分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牡蛎粉与抗性糊精组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发病率逐年上升,高尿性血症发病率从1998年的10.10%上升到2008年的17.90%,而痛风的发病率从1998年的0.34%上升到2008年的2.0%。目前中国高尿酸血症患者达1.2亿,痛风患者约1700万人。2014年,风湿免疫科专家组通过对11561例广州地区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调查发现,近5年来,广州地区人群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呈递增的趋势,从20%上升到约26%,这也是最新的来自广州本土的调查结果。
根据美国第三次国家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患者和痛风患者更加容易发生心梗和心衰,并且高尿酸明显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脑中风、心肌梗死和心衰等疾病的患病率。而一篇发表在风湿病顶尖杂志上的文章入选7443名正常对象,调查其尿酸水平和痛风发病以及已知痛风患者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结果显示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越高,其糖尿病、心衰、高血压、心梗以及肥胖的发生率也越高。此外,肾功能不全和痛风都有着密切联系,肾衰竭可导致25%痛风患者死亡。根据美国肾脏数据系统一项对259,209重度肾病患者的调查显示,透析首年痛风发病率为5%,5年内为15.4%;痛风能使肾病患者死亡风险增加1.49倍,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危害重重,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
在治疗痛风与高尿酸的方法中,多吃碱性食物,多饮碱性水,可以让尿酸在碱性环境中容易转化为溶解度更高的尿酸盐,利于肾脏排泄,减少尿酸沉积造成的肾脏损害,所以在治疗痛风期间,饮碱性水十分重要。
高尿酸血症危害如此之大,但是目前在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方法之一碱性水方面却一直滞后,临床上多是使用碳酸氢钠片治疗,但同时又出现一个问题—钠较多,易引起高碳酸血症与高钠血症,不利于高血压、肾功能不好及心功能不好的患者,使不少患者不敢使用或中断使用。由于没有相应较好的碱性水替代治疗方案,阻碍了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康复。有部分患者在市场购买电解水机,少则五六千元,多则数万元,让好多患者望而却步。
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钙缺乏状况仍然很严重,居民钙的日摄入量为391毫克,仅相当于推荐摄入的41%,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缺钙则更为明显。而缺钙与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颈椎病、肩周炎、高血压、结石症、糖尿症、动脉硬化、性功能低下、老年痴呆等症有关;现代医学还认为缺钙还与甲亢病、哮喘、糖尿病、肝炎、水肿乳腺癌及老年人神精衰弱有关,所以补钙对高尿酸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牡蛎粉与抗性糊精组合物在高尿酸血症的应用,包括抗性糊精粉2份,牡蛎粉5份。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的配制的环境条件为控制环境湿度小于等于40%,控制温度小于等于30℃。
优选的,所述混合物的配制方法为:
首先,取抗性糊精粉2份充分分散拌匀;
其次,加入牡蛎粉粉末2份,拌匀20-30min;
然后,加入牡蛎粉粉末2份,拌匀20-30min;
最后,加入牡蛎粉粉末1份,拌匀20-30min。
一种牡蛎粉与抗性糊精组合物在高尿酸血症的应用方法,取所述组合物融入水中,调制该溶液的PH值在8-10之间;调制完成后直接饮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圣露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圣露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65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