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形半潜式风机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6653.9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5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才朝;李修赫;樊志鑫;杜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B63B43/00;B63B21/5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唐开平 |
地址: | 40004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筒 风机 弧形横梁 风机平台 海浪冲击 支撑横梁 半潜式 船形 恒定 半潜式平台 弧形结构 末端连接 疲劳损伤 系泊系统 布设 线固定 主风向 驳船 固接 锥度 泄洪 生产成本 检修 风浪 海域 风向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形半潜式风机平台,它包括浮筒(1)、风机(2)、支撑横梁(4)、弧形横梁(3)和系泊系统(5),所述风机(2)固定在中间浮筒(1)的顶部,两侧的两个浮筒(1)分别通过弧形横梁(4)与搭载风机的浮筒(1)连接,所述的支撑横梁(4)以弧形横梁的末端连接两侧的浮筒(1),所述的系泊系统(5)的系泊线固定在浮筒(1)底部,按锥度布设固接于海底。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恒定风向的海域,能应对主风向的海浪冲击,避免了传统半潜式平台因海浪冲击而发生的疲劳损伤;当风浪过大时,还能起到一定的泄洪作用;在检修风机时,弧形结构提供了良好的驳船环境;结构简单,便于制造,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力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形半潜式风机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风能作为最具商业潜力与活力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已引起全球范围内诸多国家的广泛研究和开发利用。海上风力资源丰富,具有风速大、主导风向稳定、环境影响小等众多优点,市场前景广阔。在50米以上的深海区域,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更优质。目前海上风机平台大多采用桩基基础,桩基基础随着水深的增加其安装成本明显增大。因此,由浅海向深海发展,海上风机平台的设计成为各国研究的关键课题。
目前,海上风力发电所采用的风机平台主要有Spar结构、半潜式结构和TLP结构。其中,半潜式结构因综合性能较为优良,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半潜式结构水较浅,在风浪作用下,纵、横摇运动幅度较大,从而降低了风力机的风能转换效率,其自身结构容易受到疲劳损伤。所以,开发性能优越,综合成本低的半潜式风机对海上风电发展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船形半潜式风机平台,它针对常年恒定风向的海域,能应对主风向的海浪冲击,避免半潜式平台因海浪冲击而发生的疲劳损伤;在风浪过大的情况下,还能起到一定的泄洪作用,同时有利于检修风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浮筒、风机、支撑横梁和系泊系统,还包括弧形横梁,所述风机固定在中间浮筒的顶部,两侧的两个浮筒分别通过弧形横梁与搭载风机的浮筒连接,所述的支撑横梁以弧形横梁的末端连接两侧的浮筒,所述的系泊系统的系泊线固定在浮筒底部,按锥度布设固接于海底。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在恒定风向的海域,本发明采用弧形横梁能有效应对主风向的海浪冲击,避免了半潜式平台因海浪冲击而发生的疲劳损伤;当风浪过大时,还能起到一定的泄洪作用;在检修风机时,弧形结构提供了良好的驳船环境;结构简单,便于制造,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浮筒,2、风机,3、弧形横梁,4、支撑横梁,5、系泊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浮筒1、风机2、支撑横梁4和系泊系统5,还包括弧形横梁3,所述风机2固定在中间浮筒1的顶部,两侧的两个浮筒1分别通过弧形横梁3与搭载风机的浮筒1连接,所述的支撑横梁4以弧形横梁的末端连接两侧的浮筒1,所述的系泊系统5的系泊线固定在浮筒1底部,按锥度布设固接于海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66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