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铝合金-陶瓷复合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7442.7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1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彭伟;吴文茜;吴一帆;刘嘉逸;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C22C21/08;C22C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菲 |
地址: | 5105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陶瓷复合材料 导热性 综合性能 陶瓷基体 质量分数 | ||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及铝合金‑陶瓷复合材料。所述铝合金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各成分组成:6%~10%硅,5%~10%镁,0.08%~1%铜,0.16%~0.5%锶,余量为铝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铝合金‑陶瓷复合材料包括铝合金和陶瓷基体,所述铝合金为上述铝合金。本发明铝合金中掺有硅、镁、铜和锶四种元素,元素间产生较好的协同作用,使获得导热性、塑性、强度和致密度等综合性能较优的铝合金,从而可以获得导热性和抗拉强度等综合性能较优的铝合金‑陶瓷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特别是涉及铝合金及铝合金-陶瓷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铝合金由于具有优异的铸造性能、良好的耐腐蚀性、高的强重比和铸件制造成本低、能够近终成型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用铝合金为铝硅系,一般含有少量的镁,但导热性和可塑性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导热性和可塑性较好的铝合金和铝合金-陶瓷复合材料。
一种铝合金,所述铝合金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各成分组成:6%~10%硅,5%~10%镁,0.08%~1%铜,0.16%~0.5%锶,余量为铝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铝合金-陶瓷复合材料,所述铝合金-陶瓷复合材料包括铝合金和陶瓷基体,所述铝合金为上述铝合金。
上述铝合金中掺有硅、镁、铜和锶四种元素。其中,铝合金中硅元素用于改善铝合金的流动性,同时防止硅形成硬质硅点,所以硅的质量分数控制在6%~10%;镁元素的质量分数较高,控制在5%~10%,以便润湿陶瓷,改善铝合金-陶瓷之间的润湿性能;铜元素用于改善金属/陶瓷之间的润湿性能,同时改善铝合金的塑性和强度;为了避免铜元素含量过高导致铝合金熔融收缩后尺寸不稳定,而将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控制为0.08%~1%;锶元素用于细化铝合金的晶粒,改善铝合金的导热性能、塑性和强度,因而将锶元素的质量分数控制为0.16%~0.5%。因此,通过控制铝合金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以产生更好的协同作用,获得导热性、塑性、强度和致密度等综合性能较优的铝合金及铝合金-陶瓷复合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铝合金-陶瓷复合材料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各成分组成:6%~10%硅,5%~10%镁,0.08%~1%铜,0.16%~0.5%锶,余量为铝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中,所述杂质在所述铝合金中的质量分数不超过0.2%,优选为0.05%~0.1%,用于保障铝合金的合金一致性。
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陶瓷复合材料包括铝合金和陶瓷基体,所述铝合金为上述铝合金。
上述铝合金中掺有硅、镁、铜和锶四种元素。其中,铝合金中硅元素用于改善铝合金的流动性,同时防止硅形成硬质硅点,所以硅的质量分数控制在6%~10%;镁元素的质量分数较高,控制在5%~10%,以便润湿陶瓷,改善铝合金-陶瓷之间的润湿性能;铜元素用于改善金属/陶瓷之间的润湿性能,同时改善铝合金的塑性和强度;为了避免铜元素含量过高导致铝合金熔融收缩后尺寸不稳定,而将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控制为0.08%~1%;锶元素用于细化铝合金的晶粒,改善铝合金的导热性能、塑性和强度,因而将锶元素的质量分数控制为0.16%~0.5%。因此,通过控制铝合金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以产生更好的协同作用,获得导热性、塑性、强度和致密度等综合性能较优的铝合金及铝合金-陶瓷复合材料。
以下,将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所述铝合金及其应用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未经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7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