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植物凝集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7585.8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2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王学英;安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泽富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K38/16;A61P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大***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植物 凝集素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植物凝集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复合植物凝集素是由三七、杜仲、葛根、地黄、丹参、昆布、蕨麻叶制成的,其中包含丹参酸、丹参黄酮、三七皂苷、地黄皂苷、地黄素、昆布素、葛根黄酮、杜仲萜烯成分。药效实验证实,本发明复合植物凝集素对高血压具有理想的治疗作用,当与降压药联合使用时,降压效果进一步增强,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降压药,而且联用后降压药的水肿等毒副作用大幅降低。此外,本发明复合植物凝集素系纯天然制剂,使用安全、可靠,适用于各类型高血压患者,非常适合目前的临床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植物凝集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交感神经抑制剂等西药和许多中药组方。但上述药物疗法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西药多为对症治疗,治标而不治本,且病情易复发、不良反应多、易产生耐药性、长期使用还会产生依赖性和停药反应;口服中药虽可从根本上对疾病进行综合调理,但往往起效较慢且疗效并不确切,另外服用中药需要辨证施治,随意服用很可能效果不佳甚至会加重病情,这些药物治疗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凝集素(Lectin)是一种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提取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其能凝集红血球,故名凝集素。凝集素在细胞识别和粘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凝集素具有多个同糖结合的位点,能够参与细胞的识别和粘着,将不同的细胞联系起来。
植物凝集素是来源于植物的一类能凝集细胞和沉淀单糖或多糖复合物的非免疫来源的非酶蛋白质,由于其对单糖或多糖复合物具有特异性结合的能力,使得其在信号转导、免疫反应、植物防御等诸多生理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由于植物凝集素具有细胞凝集、抗病毒、抗真菌及诱导细胞凋亡或自噬等多种能力,因此在生命科学、医学及农业方面均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人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从中药中提取的具有降血压作用的G6凝集素,并提出了发明专利申请(“一种中药提取的G6凝集素及其在排毒稳压、软化血管、防并发中的用途”,申请号:201110321989.2),药理实验证明该G6凝集素具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且服用安全,毒副作用小。在该项成果的基础上,本发明人进行了进一步地研究和筛选,对原料配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并提纯获得了一种新的复合植物凝集素,与之前的G6凝集素相比,本发明复合植物凝集素的降血压效果得到了显著增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植物凝集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复合植物凝集素配方简单、疗效确切、适用于各类型高血压患者。
本发明复合植物凝集素所有原料均来自天然药物,使用安全性非常高。
本发明复合植物凝集素,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三七1份、杜仲1份、葛根1份、地黄1份、丹参1份、昆布1份、蕨麻叶1.5份;
所述复合植物凝集素中包含下述成分:
丹参酸、丹参黄酮、三七皂苷、地黄皂苷、地黄素、昆布素、葛根黄酮、杜仲萜烯。
进一步地,本发明复合植物凝集素经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1)称取三七、杜仲、葛根、地黄、丹参、昆布、蕨麻叶干燥药材,混合后研磨成50-100目的药物粉末;
(2)向上述药物粉末中加入5倍体积的Tris缓冲液,匀浆,4℃下浸泡1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泽富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泽富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75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