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泄压抑爆井盖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7954.3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5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鑫;赵祥迪;张日鹏;王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G08B17/12 |
代理公司: | 37247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慧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压结构 井盖 水喷淋装置 传感装置 火灾爆炸 污水管道 泄压板 可控 钢筋混凝土盖板 密封连接 石化企业 实时监测 抑爆装置 盖系统 控制井 转动轴 卡扣 泄压 压抑 铺设 智能 安全 | ||
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泄压抑爆井盖,包括传感装置、井盖主体、水喷淋装置,所述井盖主体包括主体承压结构和可控泄压板,所述主体承压结构与铺设于污水管道上方的钢筋混凝土盖板密封连接,可控泄压板位于主体承压结构上部,一端通过转动轴与主体承压结构固定连接,一端通过卡扣与主体承压结构连接;所述水喷淋装置和传感装置设于主体承压结构下部。可实时监测管道内的火灾爆炸发生情况,并控制井盖系统泄压、抑爆装置的运行,减弱污水管道内的火灾爆炸危害,保障石化企业运行安全。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安全科学与工程实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受限空间智能泄压抑爆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泄压抑爆井盖。
背景技术
石化化工企业之前的污水处理系统均为明沟构造,上部无遮挡装置,由于污水处理系统内存在重油、轻油等组分,油中的挥发性可燃成分会慢慢挥发出来,逐渐扩散,一旦遇到点火源会引发严重的燃爆事故,威胁附近装置及整个厂区的运行安全。GB50160-201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征求意见稿】》对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提出了相关要求,石化企业污水管道需要在上方添加盖板并覆土,同时在装置出口和管道各段添加水封井,以此来隔绝火源,避免与管道内的可燃组分接触。但污水管道上方盖板和覆土受到附近车辆通过产生和振动和雨水冲刷等影响,密封性很难保证,一旦存在泄漏,遇到点火源依然会产生火灾爆炸风险,并且由于盖板的添加,爆炸产生的超压还会将盖板炸飞,引起二次灾害。
因此,在污水管道盖板上添加智能泄压抑爆井盖,将火灾爆炸时的超压进行泄放,抑制内部火焰传播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目前国内外井盖相关专利都是从防盗性和密封性进行考虑,并没有考虑智能泄压和抑爆特性,不适用于可能发生燃爆的污水管道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发明提供一种能对石化企业污水管道内燃爆事故进行超压泄放和爆炸抑制的智能泄压抑爆井盖,通过智能井盖系统内的高敏感耐冲击传感装置,可实时监测管道内的火灾爆炸发生情况,并控制井盖系统泄压、抑爆装置的运行,减弱污水管道内的火灾爆炸危害,保障石化企业运行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泄压抑爆井盖,包括传感装置、井盖主体、水喷淋装置,所述井盖主体包括主体承压结构和可控泄压板,所述主体承压结构与铺设于污水管道上方的钢筋混凝土盖板密封连接,可控泄压板位于主体承压结构上部,一端通过转动轴与主体承压结构固定连接,一端通过卡扣与主体承压结构连接;所述水喷淋装置和传感装置设于主体承压结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承压结构为L型,包括水平面和垂直面,水平面上设有固定孔,通过螺栓和密封胶垫与钢筋混凝土盖板密封连接;垂直面的下方设有水喷淋装置、侧下方设有两个传感通道,传感通道上安装有传感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水喷淋装置包括喷头和喷嘴,喷头上方连接一圆形进水管,进水管的上端连接一快速转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紫外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可控泄压板与主体承压结构之间通过胶垫密封,可控泄压板一端固定在转动轴上,一端通过卡扣固定,所述卡扣上设有微型电机,通过微型电机控制卡扣的开启与闭合;转动轴与胶垫之间设有高弹性模量金属弹簧,可控泄压板闭合状态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基于前述的智能泄压抑爆井盖的主动预防系统,包括前述的智能泄压抑爆井盖,还包括高压供水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上位机,所述高压供水系统与水喷淋装置连接,传感装置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所述微型电机、数据采集系统和高压供水系统分别与上位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喷淋装置上方的进水管通过快速转接头连接高压供水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79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给水排水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气动的防堵塞排水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