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珍味稻耐储藏主效QTL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9209.2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0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隋福权;段庆松;杜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宋鹤 |
地址: | 365000 福建省三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珍味稻耐 储藏 qtl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珍味稻耐储藏主效QTL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首先公开了与珍味稻耐储藏主效QTL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珍味稻耐储藏主效QTL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
稻米(包括稻谷、大米)在储藏过程中发生的种用品质和食用品质下降的现象称为陈化。稻米陈化既与稻米自身品种有关,又与环境因素有关。稻米陈化速度以糯米最快,粳米次之,籼米最慢。影响稻米陈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水分和温度,其次还有微生物、虫蛀等因素。稻米各组分在储藏过程中逐渐发生改变,活力也逐渐丧失。据调查,我国粮食从田头到餐桌中间损失约占总产量的15%~18%。其中,粮食储藏过程陈化变质造成品质下降和仓储害虫危害是一个重要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储粮虫害造成的损失达总产的5%~10%,我国的储粮害虫危害是6%~12%,我国国库商品粮和储备粮占30%,农户存粮占70%,农户储粮仓储害虫危害重于国库储粮,合计下来我国每年因稻谷在储藏过程中的陈化变质、仓储害虫以及霉变影响而造成的损失约占总储存量的3.05%,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一直以来,减缓稻谷在储藏过程中的陈化变质、发芽率下降是众多专家研究的焦点。国家储备粮采用分散分批、定期推陈储新、轮流更新的方法,但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稻谷储存会因其品质下降,商品性下降,加上霉变、仓储害虫危害等影响严重威胁粮食安全,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样,种子储备也因陈化等原因使种子生活力下降,发芽率变差,常常给生产上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普通农户而言,虽然采用定期推陈储新或是通过改善储藏条件,如修建气调库或低温库等途径可以延缓稻米储藏期间的陈化速度,但是这些方法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材料,而且不适宜广大农户采用。我国的粮食安全不光要解决粮食的产出,同时也要解决粮食的储存问题。通过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耐储藏机理的研究,选育耐储藏的水稻品种是当今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测序等多种技术实现突破,基因组学、表型组学等多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得到迅猛发展,作物育种理论和技术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以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分子设计育种为代表的现代作物分子育种技术逐渐成为了全世界作物育种的主流。由于传统育种工作依赖于育种家的经验和机遇,往往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不可预测性,而分子育种能显著提高育种效率,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利用分子标记与决定目标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特点,通过检测分子标记,即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存在,达到选择目标性状的目的,具有快速、准确、不受环境条件干扰的优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作为鉴别亲本亲缘关系,回交育种中数量性状和隐性性状的转移、杂种后代的选择、杂种优势的预测及品种纯度鉴定等各个育种环节的辅助手段。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92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