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棱镜采光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9415.3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4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田真;汪滢;吴佳静;邹玥;孟令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11/00 | 分类号: | F21S11/00;F21V5/02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袁丽花 |
地址: | 2151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棱镜 采光模块 基底层 第二面 三棱镜 天花 固定设置 光线导向 空调能耗 棱镜系统 入射光线 室内采光 手动调整 透光 采光 宽棱 棱面 眩光 反射 平行 屋顶 折射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棱镜采光模块,包括透光的基底层、固定设置在基底层上的大棱镜层,大棱镜层包括多条截面相同且平行相接排列的三棱镜,三棱镜具有三个棱面,分别为与基底层固定连接的第一面、与第一面的一侧边相接的第二面、与第一面的另一侧边相接的第三面,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中最宽棱面的宽度为6mm。本发明能够依据入射光线角度自动或者手动调整棱镜系统模块角度来改变折射后的光线角度,将光线导向屋顶天花,经天花反射后可增加采光面积。该大棱镜采光模块具有增大室内采光面积、降低引起眩光发生的可能的特点,能够节约照明及相应空调能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采光的大棱镜采光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舒适环的室内环境需求的日益增长,扩大天然采光面积并获得良好的室内光环境成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一个重要方向。
现有技术中,传统棱镜膜玻璃采光系统的做法是将微米级的棱镜薄膜夹在了双层玻璃内腔中或者贴在玻璃后面。它通过将天然光导入室内深处的方式减少人工照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照明能耗,但仍然无法避免无法调节、特定时段可能眩光等问题。
由于棱镜膜内微结构为微米级的三棱镜,在日光穿透时存在闪耀光栅现象,导致一个入射光线会向上下发散,因而在一定入射角度下存在部分强光向下从而导致眩光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大棱镜采光模块,包括透光的基底层、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底层上的大棱镜层,所述大棱镜层包括多条截面相同且平行相接排列的三棱镜,所述三棱镜具有三个棱面,分别为与所述基底层固定连接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面的一侧边相接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的另一侧边相接的第三面,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中最宽棱面的宽度为2-6mm。
上述技术方案中,基底层、大棱镜层的材料为透光率较高的亚克力材料。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三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夹角为25°~85°。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三面之间的夹角为45°~65°。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三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面为所述三棱镜上最宽的棱面。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底层为平面。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底层为弧面。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底层为透明的板或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现有技术中,纳米级或者微米级的三棱镜膜在日光穿透时因为与太阳可见光谱(390-720纳米)接近,存在闪耀光栅现象,导致一个入射光线会向上下发散,因而在一定入射角度下存在部分强光向下从而导致眩光的情况因而在直射太阳光高度角低于30度的情况下存在部分强光向下从而导致眩光的情况。
本申请的三棱镜的最宽棱面的宽度为2-6mm,与太阳可见光波长相差较大,经过大棱镜之后产生光线折射反射现象,极大地减少了闪耀光栅现象光线上下散开而由出射的向下光线导致的眩光问题。
闪耀光栅的定义:当光栅刻划成锯齿形的线槽断面时,光栅的光能量便集中在预定的方向上,即某一光谱级上。从这个方向探测时,光谱的强度最大,这种现象称为闪耀(blaze),这种光栅称为闪耀光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能够依据入射光线角度自动或者手动调整棱镜系统模块角度来改变折射后的光线角度,达到最佳室内采光效果,降低引起眩光发生的可能,节约照明及相应空调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94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