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编码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0966.1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5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水谷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三丰 |
主分类号: | G01D5/36 | 分类号: | G01D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曲莹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器 光电编码器 光接收单元 杂散光 标尺 抗反射构件 光源装置 方向设置 发射 平行光 标度 反射 测量 | ||
提供了一种光电编码器,其可以通过减少杂散光而在保持可靠性的同时实现更高的精度。编码器(1)是光电编码器,其包括发射平行光的光源装置(2)、具有沿着测量方向设置的标度(C)的标尺(3)以及接收从光源装置(2)发射并透过标尺(3)的光的光接收单元(4)。编码器(1)包括防止由在标尺(3)上反射而产生的杂散光进入光接收单元(4)的抗反射构件(30)。因为编码器(1)包括抗反射构件(30),所以编码器(1)可以通过减少进入光接收单元(4)的杂散光而在保持可靠性的同时实现更高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编码器。
背景技术
常规已知的光电编码器包括具有标度的标尺,以及包括光源装置和光接收单元的头部,其配置为沿着标尺进行相对移动。光电编码器配置为检测标尺和头部之间的相对移动量。例如,日本特开平10-132612号公报中记载的光学位移检测装置(光电编码器)具有配置为发出平行光的光发射单元(光源装置)、光发射单元的平行光所发射到的主标尺(标尺)、以及配置为经由主标尺接收光的光接收单元。
图13是表示常规的光发射单元的截面图。
如图13所示,用于该光学位移检测装置的光发射单元100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01、包括与LED 101的光轴L正交的平面102的透明树脂103、包括垂直于平面102的垂直平面104的透镜构件105、覆盖透镜构件105的表面的反射膜106、附接到垂直平面104的反射板107以及发射由反射膜106反射的平行光(实线箭头)至光发射单元100的外部的发射面108。此外,在光发射单元100中,角部200由平面102和竖直平面104形成。例如,光发射单元100通过将透明树脂注入模具等而一体成型。
透镜构件105具有的曲面具有通过将近似半球体进一步对分而获得的形状。该曲面涂覆有反射膜106以用作凹面镜。通过将LED 101设置在垂直平面104的延长线上,并利用发射到透镜构件105的反射膜106上的来自LED 101的光,光发射单元100获得由实线箭头指示的平行光。
通过采用通过将近似半球体进一步对分而获得的形状,作为透镜构件105的形状,与使用近似半球体的情况相比,光发射单元100得以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这种光发射单元100中,如果光发射到角部200上,则角部200变成光的散射点,并且从发射面108发射相对于光接收单元的光接收面倾斜的光(虚线箭头)到光发射单元100的外部。另外,由于尺寸减小,光发射单元100易受由未对准引起的角度变化的影响,并且即使光发射单元100的角度变化很小,也难以垂直于光接收单元的光接收面发射平行光。换句话说,由于未对准,光发射单元100发射相对于光接收单元的光接收面倾斜的平行光。平行光通过在标尺上反射而变成杂散光。
通过在标尺上反射而产生的杂散光破坏狭窄范围精度并导致光电编码器检测效率的降低。因此,光电编码器具有由于杂散光而不能充分维持检测精度和可靠性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电编码器,其通过减少杂散光而可以在保持可靠性的同时实现更高的精度。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光电编码器是这样一种光电编码器,其包括配置为发射光(平行光)的光源装置、具有沿测量方向设置的标度的标尺以及配置为接收从光源装置发射并透过标尺的光(平行光)的光接收单元,并且包括配置为防止由在标尺上反射而产生的杂散光进入光接收单元的抗反射构件。
这里,抗反射构件是指可以吸收或物理遮蔽光的构件。换句话说,抗反射构件可以防止光(杂散光)的反射。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光电编码器包括配置为防止由在标尺上反射而产生的杂散光进入光接收单元的抗反射构件,因此可以防止在光电编码器内产生的杂散光进入光接收单元。另外,光电编码器可以使用杂散光受到抑制的平行光进行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三丰,未经株式会社三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09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