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荆子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1439.2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1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丁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句容市茂润苗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吴庭祥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荆子 初代培养基 继代培养 生根苗 培育 继代培养基 生根培养基 初代培养 繁殖周期 炼苗驯化 生根培养 生根诱导 土壤条件 无菌接种 再生植株 植物繁殖 传统的 丛生苗 外植体 无菌苗 枝条 炼苗 小苗 成活率 移栽 接种 切割 播种 繁殖 地域 气候 种植 | ||
1.一种山荆子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山荆子当年生嫩枝条为外植体,经过无菌接种于初代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将初代培养基上的山荆子小苗切割后接种在继代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当小苗长至3-4cm时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诱导形成生根苗,生根苗经过炼苗驯化得到再生植株;
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1,初代培养:
1)外植体的预处理
剪取山荆子当年生的枝条,将采下的枝条进行水插,置于生长室中,促使叶芽萌发为嫩梢,在嫩梢长至5-7厘米时切下作外植体,将切下的外植体用漂白粉上清液浸泡10分钟后,用流水冲洗30分钟;
2)外植体的灭菌处理
经过流水冲洗后的外植体,沥干水分后用60%的酒精溶液浸泡30秒,再用0.5%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10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5遍,无菌吸水纸吸干水分待用;
3)接种培养
外植体经灭菌处理后切成1-2厘米的小茎段,接种在初代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初代培养基为MS+BA2.0mg/L+IBA0.3mg/L+NAA0.2mg/L+蔗糖30g/L,在温度为25-28℃,光照2000lux下培养25天,茎段基部形成密实的愈伤组织;
步骤2,继代培养:
将初代培养基上的小苗接种在继代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基为MS+BA1.0mg/L+NAA0.2mg/L+CH200mg/L+蔗糖30g/L,在温度为25-28℃,光照为2300-2500lux,每天光照12-14小时,培养25-30天后,在小苗基部愈伤组织上萌发出丛生小苗,培养30-35天后,丛生苗长至3-4厘米时,接入生根培养基培养;
步骤3,生根培养:
将3-4厘米的小苗接种到1/2MS+IBA0.5mg/L+NAA0.1mg/L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8-14天,小苗基部形成根原基,培养20-25天,根原基上长出1-2厘米长的白色根;
步骤4,移栽管理:
将生根培养后的小苗在温度22-25℃下放置2-3天,进行移栽,移栽时,将幼苗用清水将根部琼脂清洗干净,种入苗床后,用清水浇灌,移栽当天喷施稀释15倍的MS溶液,以后每隔一周喷施一次1000倍多菌灵药液,连续2~3次,其中,移栽组培苗采用的容器为组培盆,移栽组培苗所用的基质为蛭石∶珍珠岩=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句容市茂润苗木有限公司,未经句容市茂润苗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14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培用水稻幼穗远程运输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互叶白千层组培苗生根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