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压充气密封的透水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1445.8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7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孙秀丽;凌子昕;刘凯宁;朱亚辉;周柯;陆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素卿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槽 混凝土试块 充气橡胶 下部箱体 中部箱体 垫层 渗透测试装置 透水混凝土 充气密封 上部箱体 透水盖板 承重板 溢水管 水箱 测试 定压 无缝隙贴合 实验数据 溢水口处 连通口 两侧壁 内固定 溢水口 水龙头 侧壁 底端 内壁 渗漏 相通 | ||
1.一种定压充气密封的透水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12),所述水槽(12)的一侧壁开有下部溢水口,所述下部溢水口处安装下部溢水管(14),所述水槽(12)内固定安装有水箱(2),顶部对接有水龙头(1);
所述水箱(2)的结构为:通过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上部箱体、中部箱体和下部箱体组成;
其中,上部箱体的一侧设置有上部溢水管(5);
其中,中部箱体的顶端固定有透水盖板(7),底端固定有承重板(10),在透水盖板(7)与承重板(10)之间放置有混凝土试块(9),中部箱体内壁的四周设置有充气橡胶垫层(11),充气橡胶垫层(11)与混凝土试块(9)之间无缝隙贴合;
其中,所述下部箱体位于水槽(12)内,下部箱体的两侧壁上开有与水槽(12)相通的连通口(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压充气密封的透水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箱体的一侧设有定压充气装置连接口(8),所述定压充气装置连接口(8)将外部的定压充气装置与充气橡胶垫层(11)进行连接,定压充气装置为带有测压器的液压伺服装置或气体增压泵,定压充气装置的压力范围是50—500kp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压充气密封的透水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箱体、中部箱体和下部箱体的壁厚均为5—10mm,高度分别为550mm、250mm和300mm,其横截面为相同的正方环形,正方环形的内边长为150mm或200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压充气密封的透水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箱体和中部箱体、中部箱体和下部箱体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各箱体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材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压充气密封的透水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橡胶垫层(11)与所述中部箱体的内壁粘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压充气密封的透水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0)为带孔钢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压充气密封的透水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溢水管(14)的下方设置有带刻度的烧杯。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压充气密封的透水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具有龄期的混凝土试块(9)取出,擦干表面后在侧面涂抹凡士林或黄油,并用塑料薄膜包裹其侧壁;
第二步:将完成第一步骤的混凝土试块(9)安装在中部箱体的充气橡胶垫层(11)中,并在其底部安装承重板(10);
第三步:在混凝土试块(9)上方固定好透水盖板(7),用定压充气装置通过压充气装置连接口(8)对充气橡胶垫层(11)进行充气,直至达到设定的压力;
第四步:将上部箱体和中部箱体、中部箱体和下部箱体间用螺栓固定好;
第五步:打开水龙头(1),开始缓慢注水,直至水流自下而上灌满整个水箱(2),且上部溢水管(5)、下部溢水管(14)均开始稳定溢流;
第六步:静置数分钟,待水流稳定且气泡排净后开始测试;
第七步:开启秒表,同时用烧杯在下部溢流口处接取时间t,渗流水量V,计算单位时间内水的体积流量Q,用直尺测定上部溢水管(5)、下部溢水管(14)的中心距离,即水头损失Δh;重复试验3次,取其平均值;
第八步:计算:
在渗透实验中,渗透水流分为层流和紊流两种基本类型,只有流速较慢的层流区,才满足Darcy定律适用条件,而透水混凝土渗透试验中水头梯度较小,流速亦小,所以水的流动服从Darcy定律,其计算公式为:
v=ki (1)
式中:v为渗流速度;k为渗透系数;i=Δh/L为水头梯度,其中Δh为水头损失,L为试件长度,水头损失Δh为两个溢水口水平管的高度差。
单位时间内水的体积流量为Q,混凝土试块(9)的断面积为A,则流速为:
v=Q/A (2)
由式(1)和式(2)可得:
k=Q/Ai (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14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