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绝缘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3013.0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1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高凌文;林志武;杨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盛达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5 | 分类号: | C09J7/25;C08L83/04;C08L101/04;C08L33/00;C08L77/10;C08K13/04;C08K3/32;C08K5/3492;C08K7/14;C08K3/22;H01B3/28;D06M13/322;D06M15/55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仲崇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敏胶粘层 增粘剂 基材层 阻燃绝缘胶带 制备 硅橡胶 剥离 丙烯酸树脂 质量百分比 玻璃纤维 芳纶纤维 防火阻燃 季戊四醇 聚磷酸铵 三聚氰胺 氟橡胶 硅灰石 硫酸锌 柔软度 氧化铝 熄灭 着火 | ||
本案为一种阻燃绝缘胶带,包括:基材层、第一压敏胶粘层和第二压敏胶粘层,基材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硅橡胶40‑45份、氟橡胶25‑30份、丙烯酸树脂10‑15份、聚磷酸铵10‑15份、三聚氰胺2‑10份、季戊四醇5‑15份、玻璃纤维5‑15份、芳纶纤维3‑5份、硫酸锌1‑2份、硅灰石1‑2份、氧化铝1.5‑3份;第一压敏胶粘层和第二压敏胶粘层中均包含增粘剂,第一压敏胶粘层所含有的增粘剂与第二压敏胶粘层所含有的增粘剂的比例为1.15‑1.25。本案所制备的基材层弹性好,柔软度好、着火后可以立即熄灭,适用于任何需要防火阻燃的场所;第一压敏胶粘层所含有的增粘剂与第二压敏胶粘层所含有的增粘剂的比例为1.15‑1.25,方便剥离,且剥离干净,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胶带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阻燃绝缘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绝缘胶带专指电工使用的用于防止漏电,起绝缘作用的胶带。又称绝缘胶布,胶布带,一般由基带和压敏胶层组成。基带一般采用棉布、合成纤维织物和塑料薄膜等,胶层由橡胶加增黏树脂等配合剂制成,黏性好,绝缘性能优良。绝缘胶带具有良好的绝缘耐压、阻燃、耐候等特性,适用于电线接驳、电气绝缘防护等特点。胶带的基材不仅起到固定胶粘剂的作用,而且对胶带的功能性也有所帮助。基材的任务首先是固定胶粘剂和底涂剂。它相对较薄,弹性优异而且非常光滑。因此,它适合所有场地和设计中的几乎所有用途。基材本身可能千差万别-也正因为如此,它可以根据胶带的使用地点、工作时间和具体用途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般使用的基材有PP、PVC、PET、无纺布、泡棉、布基或织物等,在拉伸度、弹性度还有耐寒度、柔软度等当面均有欠缺,且现有的电气用绝缘胶带在较高电压下,其阻燃特性已不能满足需要,尤其当遇到火灾时,不具备滞燃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传统的绝缘胶带由于压敏胶层在剥离被粘物品时,很容易残留在被粘物品上,很难剥离干净。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效果好、物理性质更佳、容易剥离干净的阻燃绝缘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阻燃绝缘胶带,包括:基材层、第一压敏胶粘层和第二压敏胶粘层,其中:所述基材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硅橡胶40-45份、氟橡胶25-30份、丙烯酸树脂10-15份、聚磷酸铵10-15份、三聚氰胺2-10份、季戊四醇5-15份、玻璃纤维5-15份、芳纶纤维3-5份、硫酸锌1-2份、硅灰石1-2份、氧化铝1.5-3份;所述第一压敏胶粘层和第二压敏胶粘层中均包含增粘剂,所述第一压敏胶粘层所含有的增粘剂与第二压敏胶粘层所含有的增粘剂的比例为1.15-1.25。
优选的是,所述的阻燃绝缘胶带,其中,所述第一压敏胶粘层所含有的增粘剂为10wt%-15wt%。
优选的是,所述的阻燃绝缘胶带,其中,所述基材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硅橡胶40-42份、氟橡胶28-30份、丙烯酸树脂13-15份、聚磷酸铵10-13份、三聚氰胺2-5份、季戊四醇10-12份、玻璃纤维10-12份、芳纶纤维3-4份、硫酸锌1-2份、硅灰石1-2份、氧化铝1.5-2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阻燃绝缘胶带,其中,所述基材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硅橡胶40份、氟橡胶30份、丙烯酸树脂15份、聚磷酸铵10份、三聚氰胺3份、季戊四醇12份、玻璃纤维12份、芳纶纤维3份、硫酸锌2份、硅灰石2份、氧化铝1.5份。
本案还提供了一种阻燃绝缘胶带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所述质量百分比称取硅橡胶、氟橡胶,并浸渍于30-50份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共混,得到改性硅橡胶溶液;
步骤2)在所述改性硅橡胶溶液中按照所述质量百分比加入丙烯酸树脂、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季戊四醇、玻璃纤维、芳纶纤维后,超声处理5-15min,得到纤维共性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盛达胶粘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盛达胶粘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30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