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专用肥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4449.1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6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瑞;陈迪文;周文灵;敖俊华;黄莹;沈大春;王庆;江永;李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机复合肥 专用肥料 茶渣 茶叶 茶叶专用肥 假丝酵母菌 蔗渣 茶叶品质 抗虫能力 糖厂滤泥 亚硒酸钠 粘合剂 白地霉 茶叶渣 海带粉 黑曲霉 青霉菌 杀菌剂 生物质 质量份 茶树 灰渣 糖蜜 羊粪 增肥 菌种 抗病 发酵 防病 肥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专用肥料,所述肥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比的原料:糖蜜5~15,糖厂滤泥12~25,蔗渣8~15,海带粉8~15,羊粪8~12,生物质灰渣4~6,有益菌种1~3,亚硒酸钠4~8,杀菌剂1~2,茶渣有机-无机复合肥10~15,粘合剂10~20。其中,所述茶渣有机-无机复合肥由废茶叶渣通过假丝酵母菌、青霉菌、黑曲霉和白地霉发酵制得。采用本发明茶叶专用肥,不仅可以提高百芽重,改善茶叶品质,同时茶树的抗病、抗虫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具有防病和增肥双重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专用肥。
背景技术
茶叶在世界三大饮品中最具营养保健功效,并已从单纯饮用渗入到食品、医药、旅游、化工、建材等诸多行业,综合利用产业化开发前景极其广阔。近年来,茶园的化肥施用对茶叶的产品、品质以及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随着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活动的开展,如何保证平衡化肥施用和茶产量、品质保证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茶园施用的肥料,普遍存在施用量大、养分比例不均衡、虫害问题无法克服、等问题,因此,需要针对茶叶植物的自身特点,根据茶叶需肥特性,研制一种专门适用于茶叶的专用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茶叶的专用肥,进而能够提高百芽重,改善茶叶品质,同时茶树的抗病、抗虫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具有防病和增肥双重功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叶专用肥料,所述肥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比的原料:糖蜜5~15,糖厂滤泥12~25,蔗渣8~15,海带粉8~15,羊粪8~12,生物质灰渣4~6,有益菌种1~3,亚硒酸钠4~8,杀菌剂1~2,茶渣有机-无机复合肥10~15,粘合剂10~20;所述茶渣有机-无机复合肥由废茶叶渣通过假丝酵母菌、青霉菌、黑曲霉和白地霉发酵制得。
上述原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取所述茶叶专用肥:
a)将糖蜜、糖厂滤泥、蔗渣、海带粉、羊粪、亚硒酸钠、茶渣有机-无机复合肥、杀菌剂按相应比例混合;
b)向混合原料中加入相应比例的生物菌种搅拌均匀,水分保持在50%~60%;
c)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物堆积发酵12~15天翻堆,进入翻板式发酵塔继续发酵12 ~15天;
d)发酵后再加入相应比例的草木灰混合均匀,得茶叶专用肥成品。
根据实验,低浓度的硒肥能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但过高的浓度则无作用甚至抑制作用,通过在肥料加入4~8质量份的亚硒酸钠,能促进茶树吸收,进而提供茶叶质量。
另外,经过实验,废茶叶渣先通过假丝酵母菌、青霉菌好氧菌发酵两天,再通过黑曲霉和白地霉发酵厌氧菌发酵两天,能使得发酵后的茶渣在“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含量上在同等条件下达到最高。而通过上述条件发酵得到的茶渣作为肥料使用,能够提高茶中氨基酸、儿茶素、咖啡碱的含量,得到优质茶叶。
优选的,使用的有益菌种可以是枯草芽孢杆、固氮菌、光合益生菌、酵母菌、放线菌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通过在肥料中加入有益菌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强土壤保肥供肥等性能,还明显的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
优选的,所述粘合剂选自硅藻土、高岭土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所述生物质灰渣为蔗叶灰渣、水稻秸秆灰渣、玉米秸秆灰渣、谷壳灰渣、锯木灰渣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生物质灰渣富含K、N、S、P等无机元素。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显著能够提高百芽重,增加茶叶的产量;提高茶叶中国中氨基酸、儿茶素、咖啡碱的含量,改善茶叶品质;同时茶树的抗病、抗虫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具有防病和增肥双重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44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炭基肥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增强微生物肥的增效颗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