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共挤绝缘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4981.3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6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怡;陈光权;胡掷声;周金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网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K3/22;C08K3/02;C08K5/18;H01B7/02;H01B7/28;H01B7/295;H01B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博文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层 无卤低烟阻燃电缆 低烟无卤阻燃剂 辐照交联 双层共挤 绝缘 制备 聚乙烯 燃烧 金属抑制剂 三氧化二锑 低烟性能 抗氧化剂 可视距离 氢氧化镁 阻燃性能 传统的 二茂铁 透光率 黑烟 炭黑 阻燃 疏散 烟雾 灭火 电缆 火灾 灾害 人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共挤绝缘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绝缘层,绝缘层由如下组分构成,聚乙烯100‑120份;低烟无卤阻燃剂100‑160份;炭黑2‑3份;抗氧化剂0.1‑0.5份;金属抑制剂0.1‑0.5份;三氧化二锑8‑15;二茂铁2‑5份;所述低烟无卤阻燃剂选取氢氧化镁。本发明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能阻止火焰的蔓延、放置在燃烧时灾害的扩大。本发明的透光率达到80%,远远高于传统的阻燃类电缆的标准,具有优良的低烟性能,可视距离长,燃烧产生的烟雾非常薄,有利于疏散和灭火工作,发生火灾时不会产生浓烈的黑烟,方便人群辨认方向,并且本发明的产品的寿命能够达到70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共挤绝缘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的电线电缆多采用聚氯乙烯辅加一般添加剂作为绝缘或者护套层,电线电缆的耐温登记低(70℃左右),其机械性能、阻燃性、耐候性和抗老化性不好。
公开号为CN141924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制造低烟无卤阻燃电线电缆绝缘层或护套的材料,该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抗氧化和阻燃的电缆,着重解决了火灾发生时,电缆燃烧会出现浓烟的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开发和危房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是我国建筑用线缆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是挑战。传统建筑用线缆常因过负荷或过电压引发漏电、火灾等安全事故。因此建筑用电线电缆使用寿命要与70年产权房屋寿命同步,而目前的建筑线缆的寿命仅仅只有25年,差距较大,因此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共挤绝缘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电缆,其具有达到70年以上寿命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双层共挤绝缘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电缆,其特征是:包括绝缘层,绝缘层由如下组分构成,
聚乙烯100-120份;
低烟无卤阻燃剂100-160份;
炭黑2-3份;
抗氧化剂0.1-0.5份;
金属抑制剂0.1-0.5份;
三氧化二锑8-15;
二茂铁2-5份;
所述低烟无卤阻燃剂选取氢氧化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能阻止火焰的蔓延、放置在燃烧时灾害的扩大。本发明的透光率达到80%,远远高于传统的阻燃类电缆的标准,具有优良的低烟性能,可视距离长,燃烧产生的烟雾非常薄,有利于疏散和灭火工作,发生火灾时不会产生浓烈的黑烟,方便人群辨认方向,并且本发明的产品的寿命能够达到70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层采用双层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双层绝缘结构和辐照交联工艺,保证了电缆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抑制剂选取双酰肼,所述双酰肼选取N,N′-二乙酰基戊二酰二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N,N′-二乙酰基戊二酰二肼的封端为脂肪链,与聚乙烯有更好的相容性,具有更高的金属减活效率,在电线、电缆等与铜及其他重金属离子相接触的高分子制品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硅烷偶联剂4-7份,所述硅烷偶联剂选取异丁基三乙氧基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整体的强度,并且异丁基三乙氧基硅能够增强整体的耐腐蚀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敏化剂1-3份,所述敏化剂选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烯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网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网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49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