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巨大芽孢杆菌菌株ZT-P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65041.6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钟增涛;曹亚君;江高飞;马东燕;杨善忠;韩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沃野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11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杜静;徐冬涛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巨大 芽孢 杆菌 菌株 zt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巨大芽孢杆菌菌株ZT‑P及其应用,菌株ZT‑P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其性质为溶解有机磷无机磷菌,于2018年4月1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CGMCC NO.15602。本发明提供的菌株ZT‑P活力高,适应性强,可广泛用于土壤中减肥减药的微生物肥料的处理中。菌株ZT‑P制成的微生物肥料经过试验,在第5天的时候摇瓶中的溶磷量达到最大156.7μg/mL。与诱变前相比,菌株的溶磷率提高了20%,缩短了土壤中有机磷和无机磷的溶解速率。说明制成的微生物有机肥缩短了土壤中有机磷和无机磷的溶解周期和溶解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溶解无机有机磷的巨大芽孢杆菌菌株ZT-P及其在土壤肥料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现代的农业生产对于化肥的多功能性和高效率性有极大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肥使用量的逐年增加,农耕土壤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化肥的使用量每年都有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化肥的利用率和肥效越来越低,农作物增产效率逐年降低与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土壤肥力也随之下降,土壤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农药的使用量也在逐年上升,引起了环境的污染以及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超标;农耕土壤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功能下降。
虽然传统化肥可快速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如果长期大面积、大量的使用,不仅对农作物产量提高的效率会大大下降,而且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微生物肥料相对于传统化肥所体现的优势正是在于对农作物产量提高的持续有性,以及它对于环境的友好性。如果用微生物有机肥部分的替代传统化学肥料,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增加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作用。将微生物肥料、有机肥、传统无机化肥三元结合,能够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土壤中蕴藏的养分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作物的品质。所以对于微生物有机肥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市场前景,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在环境净化与生态系统的平衡,营养元素的转化,土壤肥力的提高与保持和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拮抗土壤病原菌,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和发挥微生物肥料的以上诸多功能和优点,从而为现代农业的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现代人类的饮食结构已经同以前大不一样,对粮食的摄入在逐年下降,取而代之的是高品质的水果、蔬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肥料市场对于微生物肥料的需求促进和推动了它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国家生态示范区,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等都在大规模使用微生物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近年来的市场占有比重也在逐年增加,慢慢的在农业生产中转变为主力军,带来越来越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微生物肥料,也称作微生物制剂、生物肥料和菌肥。国家农业部微生物肥料标准的定义:含有一定量的活性微生物,并且通过其生命活动,补充和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包括土壤和生产环境中植物元素的供应量和植物营养元素的可用供应量),又能分泌一定的植物生长激素或控制有害微生物活动的活体成品。日本主要委员会对于微生物肥料的定义:应用到土壤中,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起作用的一种制剂,能够促进土壤中植物的生长。我们国家,又把微生物肥料叫做细菌肥料、生物肥料。如果按照微生物肥料成品中含有的微生物种类,则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第一,固氮细菌肥料类(自生或联合共生类)、溶磷细菌肥料类、解钾细菌(硅酸盐细菌)肥料类、根瘤菌肥料类、光合细菌肥料类;第二,放线菌肥料(如抗生菌类);第三,真菌类肥料,包括外生菌根菌剂和内生菌根菌剂(VA菌根菌剂、兰科菌根菌剂);第四,藻类肥料(如固氮蓝藻);第五,复合型生物肥料,通过固体吸附剂,将多种不能功能的肥料菌混合搅拌在一起,起到吸附作用;或者直接采用液体发酵后混合,甚至可以将多种细菌接入发酵罐一起发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沃野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农业大学;江苏沃野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50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