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收缩高韧性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5193.6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9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曹智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欧克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收缩 高韧性 建筑材料 制备 高分子粘结剂 聚丙烯腈纤维 木质素磺酸钙 硅酸盐水泥 轻质碳酸钙 边坡加固 丁腈橡胶 复合纤维 复合增强 民用建筑 去离子水 重量份数 分散剂 硅藻土 减水剂 屋面 地坪 硅粉 墙体 断裂 纤维 隧道 桥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收缩高韧性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丙烯腈纤维10‑20份、硅酸盐水泥30‑50份、硅藻土15‑25份、硅粉6‑12份、轻质碳酸钙4‑8份、植物复合纤维2‑6份、木质素磺酸钙1‑4份、丁腈橡胶1.6‑3.8份、复合增强纤维4‑10份、分散剂0.5‑1.5份、减水剂0.3‑0.7份、高分子粘结剂0.2‑0.6份和去离子水12‑18份。本发明的建筑材料具有低收缩、高韧性,并能减少开裂和断裂,且制备方法简单,容易实现,可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墙体、屋面、地坪及道路、桥梁、隧道、边坡加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收缩高韧性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而混凝土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包括水泥、掺合物和骨料,加水搅拌后硬化而成,具有工艺简单、防火性能等优点。但混凝土具有抗拉强度低、韧性差和收缩率大等缺点,因此,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于裂缝导致钢筋锈蚀而出现的工程事故经常发生。混凝土结构裂缝直接影响着结构的耐久性和工程的使用寿命,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过早地劣化甚至完全丧失使用功能。为克服混凝土这些缺点,碳纤维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等应运而生,这类混凝土的纤维掺量通常小于2%,这样做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轻混凝土早期开裂,提高材料抗弯韧度等作用,但在直接拉伸荷载作用下仍发生应变软化破坏,开裂后裂缝马上进入局部化扩展阶段。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低收缩高韧性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对现有技术的分析,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低收缩、高韧性,并能减少开裂和断裂的低收缩高韧性建筑材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低收缩高韧性建筑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聚丙烯腈纤维10-20份、硅酸盐水泥30-50份、硅藻土15-25份、硅粉6-12份、轻质碳酸钙4-8份、植物复合纤维2-6份、木质素磺酸钙1-4份、丁腈橡胶1.6-3.8份、复合增强纤维4-10份、分散剂0.5-1.5份、减水剂0.3-0.7份、高分子粘结剂0.2-0.6份和去离子水12-18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聚丙烯腈纤维15份、硅酸盐水泥40份、硅藻土20份、硅粉9份、轻质碳酸钙6份、植物复合纤维4份、木质素磺酸钙2.5份、丁腈橡胶2.7份、复合增强纤维7份、分散剂1份、减水剂0.5份、高分子粘结剂0.4份和去离子水15份。
优选的,所述聚丙烯腈纤维的长度10-15mm,直径为0.03-0.05mm。
优选的,所述植物复合纤维为农作物秸秆的绒状粉末,是采用农作物秸秆经切断、粉碎后形成的绒状粉末,所述农作物秸秆选自玉米杆、稻杆、麦杆、棉花杆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复合增强纤维为重量比为3:1的聚乙烯醇纤维和碳纤维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优选的,所述减水剂为萘磺酸盐减水剂。
优选的,所述高分子粘结剂为苯并乳液、丙烯酸乳液或醋酸-乙烯共聚乳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低收缩高韧性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原料配比称取各组分,将硅酸盐水泥、硅藻土、硅粉、轻质碳酸钙、木质素磺酸钙和丁腈橡胶置于研磨机中,研磨成细粉,并过100目筛,得混合粉末;
(2)将混合粉末倒入搅拌锅中,并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分散剂、减水剂、高分子粘结剂,搅拌均匀,得混合浆料A;
(3)向混合浆料A中再加入植物复合纤维、复合增强纤维,边加热边搅拌,搅拌均匀后,得混合浆料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欧克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欧克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51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