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节来流方向的拦污栅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65681.7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9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存东;彭维恩;张宏洋;侯慧敏;丁泽霖;王喆;王燕;张锐;张先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5/08 | 分类号: | E02B5/08 |
代理公司: | 41162 郑州明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明朗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水叶片 网框 独立驱动 中心转轴 拦污栅 底板 安全运行 泵站工程 均布设置 框架顶板 生活垃圾 水流方向 同步翻转 同轴设置 翻转 进水口 漂浮物 转轴座 导流 泵站 水草 杂物 拦截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来流方向的拦污栅,在进水口框架顶板和底板上均布设置有转轴座并安装有中心转轴;在每个中心转轴上同时安装有挡水叶片和网框,各挡水叶片和网框分别被独立驱动翻转。本发明能够通过独立驱动各挡水叶片同步翻转动作,能够达到控制水流方向的导流作用。与每个挡水叶片同轴设置有独立驱动的网框,通过网框能够实现拦截漂浮物、阻止水草、生活垃圾等杂物随着水流进入泵站内部、保证泵站工程安全运行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拦污栅改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来流方向的拦污栅。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通过对黄河上游梯级提灌工程的现场调查,发现泵站进水前池内部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泥沙淤积。正向前池泥沙淤积范围较大,主要淤积在前池两侧中后部,甚至堵塞水泵吸水管;侧向前池则在前池外侧边壁处及远离进水口处形成淤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前池内部的不良流态提出了设置压水板、导流墩等大量的结构优化措施,但由于工程从黄河引水,泥沙含量本身较高,冲沙效果不甚明显,且前池内部设置导流设施,并不能改变主流方向,泥沙仍旧在两侧低流速区淤积,进而挤占过流空间,影响水泵进水流态。
目前泵站前池的拦污栅的主要功能就是拦截漂浮物、杂草、生活垃圾等,防止其进入泵站,对水轮机组造成损害,功能单一,结构简单。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现有泵站前池的拦污栅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节来流方向的拦污栅。通过改进拦污栅方向来改变水流的方向,使不同方向的水流更平稳的进入不同位置的机组,减少水力损失,以及通过控制网框的展开程度来实现不同拦截程度控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调节来流方向的拦污栅,包括固定在进水通道位置的进水口框架和安装在进水口框架内的多个平行的挡水叶片,在进水口框架顶板和底板上均布设置有转轴座,上下对应的转轴座内竖向安装有中心转轴;每个挡水叶片的中心设置有主中轴套,每个挡水叶片的主中轴套套装在对应的中心转轴上;同时与每个中心转轴上配合安装有网框,网框中心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辅中轴套,每个网框的上、下辅中轴套分别套装在所述中心转轴的上、下端,网框与对应的挡水叶片能够重叠和展开;又分别在挡水叶片边缘上侧和网框边缘上侧设置有主板驱动轴和辅板驱动轴,各主板驱动轴和辅板驱动轴分别套装有主驱轴套和辅驱轴套,全部或部分主驱轴套通过主板驱动连杆连接为一体,全部或部分辅驱轴套通过辅板驱动连杆连接为一体,所述主板驱动连杆的末端与主驱动油缸的伸缩杆连接,主驱动油缸固定在进水口框架侧壁,所述辅板驱动连杆的末端与辅驱动油缸的伸缩杆连接,辅驱动油缸固定在进水口框架侧壁。
所述网框被其中心的辅中轴套等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右两部分网框分别与辅中轴套相切焊接在一起。
所述网框为一体框架结构,或者为组合结构;组合结构的网框包括固定边框和网架,在固定边框周边设置台阶面构成嵌槽,网架嵌入由台阶面组成的嵌槽内并通过螺栓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首先能够通过独立驱动各挡水叶片同步翻转动作,从而,能够达到控制水流方向的导流作用。通过改进拦污栅,把叶片做成活动式的,在一定范围内可旋转的;这样就可以改变水流的方向,使不同方向的水流更平稳的进入不同位置的机组,减少水力损失。其次,本发明与每个挡水叶片同轴设置有独立驱动的网框,通过网框能够实现拦截漂浮物、阻止水草、生活垃圾等杂物随着水流进入泵站内部、保证泵站工程安全运行的作用。
本发明由于网框的存在,当网框防止位于相邻挡水叶片之间的位置时,能够阻挡位于相邻挡水叶片之间的漂浮杂物。从而,可以尽量拉大相邻挡水叶片之间的间距,达到降低挡水叶片数量的目的。即本发明用于实现拦截漂浮杂物的功能是由网框实现的,而非挡水叶片。
本发明中的网框能够独立驱动和翻转,从而可以控制网框的开度,控制拦截程度。以及通过网框可以改变滤水孔径大小,从而实现不同程度拦截效果,但现有挡水叶片结构无法改变滤水孔径,从而无法实现不同拦截程度的控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56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村水沟施工用沟底平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密封式景观坝